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入侵给入侵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生态影响,预测外来入侵物种的潜在分布不仅是外来入侵生物风险分析的重要环节,并可为生物入侵的早期检测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本文应用三种物种分布预测模型—CLIMEX、GARP和Maxent,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预测了几种入侵杂草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并评价了三种模型的预测效果。主要结果如下:用CLIMEX的地点比较模块,对银胶菊Parthenium hysterophorus L在我国当前和未来气候条件下的潜在分布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当前气候条件下,银胶菊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很广,且远大于其已记录分布区,包括山东、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江苏、广东、广西、福建、江西、云南、贵州、重庆、山西、陕西、河北、四川中东部等省市自治区;预测在气候变化下,银胶菊的潜在分布面积将增加4.2%-9.3%,高度适生区将增加4.0%-9.7%,银胶菊在气候变化下的适生度分别比目前条件下升高2.0-4.7;但某些地点(如三亚)的适生度降低。用CLIMEX的气候匹配模块,预测南美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L.)A.S.Hitche在我国的潜在分布。从原产地及其它入侵地选择了四个分布位点分别对中国的749个气候站点进行气候匹配,结果表明,最适的站点有3处,均位于台湾;较适的站点共有29处,分布在广东沿海、台湾和海南;适生边缘地则分布在广东北部、广西、云南西南部和福建南部等地。用生态位模型GARP和Maxent分别预测了刺萼龙葵Solanum rostratum Dunal.和五爪金龙Ipomoea cairica(Linn.)Sweet在我国的潜在分布。结果表明,刺萼龙葵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极广,可以分布在除西藏、青海、海南及两广南部外的其它地区,尤其在华中、华北及华东地区的适生的可能性最高。五爪金龙在的适生分布主要在南方各省,包括海南、广东、广西、云南及福建中南部。最后综合上面三种模型CLIMEX、GARP和Maxent预测了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 H.B.K.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并用阈值比较法(假阴性率)和非阈值法(受试者工作曲线)比较并评价了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三种模型的预测结果均表明,薇甘菊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区包括云南、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等省及自治区,GARP和Maxent的预测结果大致相似,而CLIMEX的预测范围要明显大于两者。模型评价表明,三种模型在本实验环境条件下,Maxent的预测效果最好,GARP次之,CLIMEX相对最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