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及其股价效应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inzeng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背景下,2006年5月8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证券市场融资和再融资功能得以恢复,定向增发也作为一种再融资形式被正式推出。在政策的引导下,定向增发在A股市场上呈现井喷式的发展,采用定向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成为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中上市公司和投资者追逐的热点,定向增发消息发布后股价往往有较大的波动。本文将采用事件研究法来考察董事会发布定向增发消息前后股价变动情况,并寻找影响股价波动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定向增发的监管和投资建言献策。   本文首先介绍了目前国内定向增发制度的进展特点,对定向增发和其他股权再融资方式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定向增发的详细动因,并详细阐述和概括了它的定价方式、主体选择、融资规模和行业分布等特征。为了考察董事会发布定向增发消息前后股价变动情况,本文结合股权再融资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并采用事件研究法来分析76个定向增发样本在窗口期内的超额收益率,对其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定向增发的董事会公告日前后的41个交易日的窗口期内,具有统计意义上显著的正股价效应,并且存在信息提前泄露的情况;与其他特定投资者相比,发行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样本的超额收益率较针对其他对象增发的样本大。   针对事件研究法的结果,本文构建计量经济学模型,分别考察定向增发的规模、资产负债率的变化额、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贝塔系数、窗口期内平均换手率对累计超额收益率的影响,来检验股权再融资市场公告的股价效应理论对定向增发的解释能力,分析行业因素与投机因素对定向增发股价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发行规模呈正相关关系,但价格压力假说和财富再分配假说均无法解释定向增发的股价效应;定向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无法用行业平均利润增长率来解释,而与投机因素有较强的相关性,可见投机因素对定向增发的股价效应的影响较大。   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介绍了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相关背景,并对股权再融资的一些理论研究进行概述,回顾了国内外学者对定向增发及其股价效应的主要研究和论断;第二章对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包括目前的进展特点、动因分析、定价方式和主体选择以及其融资规模和行业分布等情况;第三章构建了分析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股价效应的模型,运用事件研究法对总体样本和分类样本分别进行研究;第四章对影响股价效应的因素进行了逐个分析,验证传统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结论部分在结合实证结果的基础上,本文做出了相关解释并在证券管理机构更好的规范定向增发和引导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等问题上提出了政策建议。
其他文献
任何一个完善的资本市场离不开健全完整的金融产品体系、健康活力的融资主体、广大理性的投资者和完善有效的市场制度安排。股指期货作为金融产品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在强制性独立董事辞职潮时事背景下,以独立董事辞职为切入点,从证券市场反应的角度对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现状进行了研究。主要是通过分析独立董事辞职引发的证券市场反
投资与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两大动力,历来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核心变量,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而言其拉动作用尤为重要,而且二者具有联动效应。   本文选择对1978年到2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