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接受fURS手术的369例患者,SIRS组和非SIRS组分别为326和43例患者,收集两组患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lexible Ureteroscopy,fURS)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后发生SIRS的风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9月接受fURS手术的369例患者,SIRS组和非SIRS组分别为326和43例患者,收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a,ASA)评分、术后结石残留、术前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术前血小板/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atelet/Lymphocyte Ratio,PLR)、术前淋巴细胞/单核细胞计数比值(Lymphocyte/Monocyte Ratio,LMR)等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确定fURS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风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来验证结果的有效性。并且前瞻性收集了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的患者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验证最终结果。结果:最终纳入369例患者。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间术后结石残留(P=0.039)、术前NLR(P<0.001)、术前LMR(P=0.001)差异显著。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NLR及术后结石残留是fURS术后发生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显示术前NLR值的最佳截断值为2.61,ROC曲线下的面积(Area Under ROC Curve,AUC)为77.9%。对53例患者进行前瞻性分析的结果显示,NLR>2.61的患者SIRS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患者(RR=4.932,P=0.040)。结论:术前NLR是fURS术后出现SIRS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可能为临床医师术前决策或制定医疗方案提供证据支持。
其他文献
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类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是世界上疾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了人类的身心健康,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临床上有效的治疗手段是通过溶解栓塞或通过手术治疗实现缺血区血液复灌,但该方法又会引起“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致病因素十分复杂,因此深入探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分子病理过程是寻找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治疗策略的基础。自噬是一类在外界刺激下细胞自我保护的手段,但越来越多的研究
研究背景: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机制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在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会导致变应性鼻炎。皮下免疫治疗(Subcutaneous immunotherapy,SCIT)是唯一可能通过改变疾病自然进程而达到稳定疗效的治疗方法。Strachan的“卫生假说”及近年来肠道微生物组学的研究提示环境及人体中的微生物群落及其代谢产物与许多免疫性疾病的发病密切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Mafb在尿道下裂与正常阴茎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Mafb低表达对包皮成纤维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1.临床样本分析:包皮组织来自于在重庆医科大学儿童医院接受手术修复的尿道下裂儿童。诊断为隐睾、性别发育异常或内分泌异常的患者被排除在研究之外。纳入尿道下裂25例(平均3.5岁),行包皮环切手术15例(对照组,平均5岁)。采用实时定量核酸扩增实验、免疫组织化学和WB实验检测Mafb的
背景: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与HCC的发展密切相关。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但有证据表明,病毒蛋白HBx可通过参与宿主基因转录、细胞信号转导以及细胞周期和凋亡等过程,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发生发展。但HBx促进乙肝相关性肝癌的分子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究HBx在乙肝相关性肝癌中的作用机制十分必要。Sirtuin 1(SIR
松鼠科(Sciuridae)是啮齿目(Rodentia)34科中较大的科之一,形态和生活方式多样性高,是研究进化和系统演化的良好材料。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和系统发生理论的应用,松鼠科内部多个类群的系统发生研究有了较大进展,但是对于松鼠科的系统分类研究仍相对缓慢,其中针对在中国分布的松鼠科物种的系统分类研究尤为缺乏。本研究首次利用线粒体全基因组作为分子标记,对松鼠科物种进行了系统发生关系的探讨,并评估
目的:应用自动监测系统获得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住院人群中的真实世界发病率、药物分布情况及风险因素,对比严重患者与一般患者的病例特征、DILI患者与数据库Liver Tox的用药差异,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基于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数据库中自发报告数据,回顾性分析DILI患者的
目的:构建长期稳定携带乙型肝炎病毒X(hepatitis B virus X,HBx)的昆明(Kuming,KM)小鼠实验模型,以探讨HBx在体内导致肝癌发生的机制。方法:将课题组保存的已转染HBx病毒的肝前体细胞经肝门静脉注入KM小鼠体内以构建动物模型,分别于模型构建后30天、90天、180天、360天安乐处死小鼠并收取肝脏组织,q RT-PCR和Werstern blot检测HBx基因及蛋白水
目的手术切除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经90Sr同位素治疗后,可能出现放射性皮炎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旨在探究MEBO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联合90Sr同位素放射治疗后预防放射性皮炎及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疗美容科收治的瘢痕疙瘩患者(81例101处)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48处)和对照组(41例53处)。
研究背景:子宫内膜癌(EC)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三大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早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的患者排除了分期、分级、病理类型等最主要的预后不良因素,仍有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后发生复发或转移。然而,对于影响早期低危型子宫内膜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目前尚未达成一致共识,且多数相关研究仅局限于对一些经典的因素进行分析,其临床实用性存在局限性,有待于探索更多与复发、转移及预后相关的危险因
本文旨在探究手性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与SciobioⅣ用于韧带成纤维细胞三维培养及对前交叉韧带损伤修复效果,并对其作用的初步机制进行研究。通过紫外光谱仪、红外光谱仪及圆二色谱仪分析其短肽自组装后的二级结构及结构组成成分;苯胺蓝与刚果红染色观察短肽形成水凝胶能力及自组装前后宏观形貌;透射电镜分析短肽自组装后以及加入生长因子后的微观形貌。细胞实验,将自组装短肽SciobioⅡ与SciobioⅣ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