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珍珠、比尔·波特到彼得·海斯勒作品的中国形象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ren8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美国文学中,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不尽相同,乃至云泥有别。早期由于交通不便,大多数本土美国人并未前往中国一探究竟,而是依据有中国生活经历的传教士转述中国形象,包括中国的人、事、物等。这些转述的话语变成文字则成为了游记、散文、小说等书面形式,读者通过其中文字则可以窥见美国作家视角下的中国形象。随着时代发展,美国本土作家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中国,并在作品中描绘他们眼中的中国形象。其中,有些作家通过文学作品、大众传媒等方式了解中国,还有另外一些作家则有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或是为了探寻中国文化亲自前往中国,再落实为文字,刻画出他们眼里的中国。由于题材和篇幅原因,本文选择有过长期中国生活经历的三位美国本土作家:赛珍珠、比尔·波特和彼得·海斯勒及其代表作进行研究。理论则选用比较文学形象学作为框架,探究三位作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在绪论部分,作者首先阐述了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梳理其发展历程,并对其中适用的三个概念进行详细阐述:套话、综合研究、投射性;第二,作者在文献综述中分析了形象学与本文研究对象的相关研究情况;第三,作者阐释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重要性。在本文的第一章至第三章,作者分别在每一章中探究赛珍珠、比尔·波特和彼得·海斯勒与中国的渊源、其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和这些形象与该时期前后对比所产生的形象变化。在结论部分,作者从形象变化与套话、投射性和反思与策略三个方面得出结论,为论文结尾。本文旨在对形象学的研究及应用添砖加瓦,同时对其现实意义的反思与实践有所裨益。作者希望通过本文对赛珍珠、比尔·波特和彼得·海斯勒作品中中国形象的研究,一方面,根据形象学的投射性,有助于美国读者从中反观美国;另一方面,有助于加深中国读者对美国视角下的中国形象及其变化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中国人民以他国视角为镜,思考过去,决策当下,并展望未来。
其他文献
氮化镓材料因其具有禁带宽度大、临界击穿电场高、电子饱和速度大等优势,在功率半导体领域受到了广泛关注,被视为功率电子器件长足发展的希望。基于应用需求,各大公司相继开
期刊
本文对地氟病区家庭砖瓦窑造成环境氟污染进行了调查。砖瓦泥含氟量为668.54mg/kg和12365.67mg/kg,烧成砖、瓦后含氟量为410.41mg/kg和702,65mg/kg,砖瓦泥在烧成砖瓦的过程中
本文介绍了就沈阳某厂镀银车间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废挂具,根据现有的生产条件找到一种回收银,并将之生产成硝酸银的可行性方法.
“报告很好,很有分量。建议省教育厅、省发改委会商研究,提出实施计划和方案,省里应研究并报国家有关部委细入规划。”$$ “请省教育厅牵头,把报告成果落实到发展规划、扶持政
期刊
我们以太阳荧光灯为光源,以郎格罕氏细胞及T细胞亚群为指标进行了亚慢性动物实验,旨在探讨长期低剂量紫外辐射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及其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1/8MED在免疫耐受上是安全的
<正> 检验食品中铜含量目前主要应用比色法和原子吸收法。由于卟啉类化合物与过渡金属离子形成稳定而摩尔吸光系数很高(ε>10~5)的配合物,近年来用卟啉作为高灵敏的显色剂研
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核心,对企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阐述了技术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分析了阻碍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我国企业的
当今世界贸易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国际贸易中的环保浪潮源于本世纪七十年代的绿色消费和绿色产品,并沿着从农产品到工业产品,从实物产品到服务贸易、从绿色产品到绿色技术、从原
目的比较重症监护室(ICU)肺癌患者拔管后应用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与储氧面罩吸氧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ICU收治的机械通气且符合脱机标准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