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关于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这是教育改革的号角,也是对开展审美教育的美术鉴赏教学的变革要求。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提高与否关乎美术鉴赏课程设置的成败,也是对我们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考量,因此,展开对美术鉴赏教学方法的探讨,对解决当前美术资源狭窄、浪费和美术鉴赏方法单一的问题,具有很大意义。比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对两种事物或多种事物各自形象、特点置于一定条件下、按照某一标准进行对比。美术鉴赏是个人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感知、体验、联想、分析和判断,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点拨,学生在于教师互动的状态下获得审美感受的过程。美术鉴赏的本质属性既是品味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内涵、意境与意义,不可避免地有着对艺术作品比较的意味,因此,开展美术鉴赏教学必须使用比较教学法。通过教学中对美术作品的比较有利于加深理解、拓展视野,这种比较教学法可以最大程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迅速提升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美术鉴赏教学方法中的比较教学法是极其重要的美术鉴赏方法,从逻辑学和心理学角度将比较教学法方法划分,可分为横向比较法、纵向比较法和纵横结合比较法,但通过教学实践发现,按照比较方向美术鉴赏中也包括相向比较法和环形比较法。利用这些方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依据课程需要,适当有效地开展美术鉴赏活动,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迅速实现教学目的,有着重要的方法论作用。本篇论文细致研究了中学美术鉴赏中比较教学法的特征和价值,重点阐述了各种比较教学法在美术鉴赏教学中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术作品比较中的应用,以及在不同艺术流派间、不同美术家间、不同美术种类间、美术与其它艺术门类比较中的应用,并结合以上研究设计了部分教学案例,以期为当今中学美术鉴赏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成熟的教学方法,为提高美术鉴赏教学效果和学生审美能力、创造能力提供路径选择及策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