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

来源 :云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iry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流动人口管理的相关法律制度为论点,对流动人口管理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并就相关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全文从五个方面来进行论述。 一、流动人口的界定及其特征 目前全国尚无统一的有关流动人口的界定,在分析流动人口问题之前有必要把这一概念界定清楚。本文对流动人口的界定为:不改变长久居住地(即法律上的户籍所在地)、以谋生为目的、在外时间较长的人口。这一定义是本文分析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制度的基础。流动人口是人口在地域空间上的位移,从外部看是一种具有一定规模和一定方向的矢流量,从内部看则包括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构成以及其他一些相关属性。全文从五个方面来分析了流动人口的特征。 二、流动人口的流动自由权 流动自由权是指公民能够根据自己的意愿不受法律之外的原因,自由决定离开其常住户籍所在地滞留外地活动,并在流入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流动自由权在我国经历了完全的自由流动权时期、非流动自由时期和准流动自由时期三个时期。任何自由都是有限制的,公民在行使自己自由的时候,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不得侵犯国家、社会和他人的合法权益。流动自由权的行使也是一样,没有绝对的流动自由,流动自由权是相对存在的。因此,法律规范规定了对流动自由权的保护,也规定了对流动自由权的限制。 三、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现状及与流入地关系 从法律的角度看,特定人群的法律地位总是与该人群在法律上享有的权利和义务,特别是国家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分不开的。本文从流动人口与常住人口所享有的权利义务对比入手来分析流动人口的法律地位及其相关问题。流动人口与拥有流入地户口的人口来讲,无论是从享有的权利还是应尽的义务上看,流动人口都处于弱势地位。本文从权利义务所涉及的内容为标准,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来分析流动人口法律地位的现状。流动人口在拥有本地户籍人口面前是弱者,特别是作为地区居民的法律地位上,与拥有本地户籍人口相比存在很多不利和不合理的方面,本文分析了三个方面的关系。 四、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范的宏观探讨 首先回顾了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定,然后分析了目前全国各地的外来流动人口管理的法规规章建设情况。第三点是分析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范存在的问题,从十个方面分析了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范的建设构想,分别从内容上和形式上进行建设构想论述。 五、流动人口管理的法律规范的微观探讨 微观探讨即从具体的管理角度来划分法律规定。本文从流动人口管理中最突出的三个方面(治安管理、户籍管理和计划生育管理)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综合治理办法。
其他文献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入世后证券市场将渐次对外开放,可以说既有机遇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证券市场作为我国金融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十几年的发展历程,基本上是在一个相对封闭
此论文以陈染小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小说文本及相关随笔、访谈的细读,考察女性写作对自我的发现、确认以及女性主体性的不断增长与生成,直至最终女性既作为一个女人,同时又作
本文以陕西省教育厅“西安市城市地下空间合理开发与利用研究”专项科研项目为依托,以西安市当前城市中心区内的明城区域(本文中简称,即明城墙以内区域)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为研究对
什么是自然保护区?法律对自然保护区概念内涵和外延的不同界定,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国自然保护区法律调控的范围和法律制度的安排。 本文使用的是广义上的自然保护区概念,不仅
本文研究的课题是违法性认识与犯罪故意成立关系的问题。这一问题是犯罪构成理论和犯罪故意理论中一个基本问题,它对于解决犯罪故意的成立结构乃至犯罪构成理论体系的建立的刑
自1993年我国全面推行公务员制度以来,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已过渡为公务员制度,但公务员激励机制基本上仍承袭了传统的以精神激励为主要内容的干部人事激励机制。随着改革开放的
大采高综采技术是回采3.5m~5.0m中厚煤层实现高产高效的主要途径,在我国许多矿区都得到推广应用。以河北崔家寨煤矿4.2m厚煤层开采为现场研究条件,通过现场实测、理论分析、数值
本文详细综述了光照对甲壳动物生理生态学特征的影响的研究进展,并通过一系列的室内实验研究了光照周期、光照强度和光色对中国明对虾稚虾蜕皮、生长、能量收支和耗氧率、消化
无功功率补偿是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本课题通过设计无功自动控制器来实现并联电容器组的投切,保证功率因数在给定的合格范围内变动,完成无功功率的补偿。 本设计为解
长期以来,法院的“行政化”和“地方化”现象使法院丧失了自身的独立性,而成为附属于行政和地方利益的机构。要落实我国宪法规定的法院独立行使审判权原则,就不能不对法院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