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课题对57个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家系进行遗传学研究。一方面研究CHD与各种遗传因素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联合使用三种遗传检测技术,弥补单一技术的不足,进而提高检出率,为孕产妇及家属提供可靠的遗传咨询,指导妊娠。方法:选取超声心动图提示为CHD的胎儿,经签署知情同意后进行引产。引产成功后,首先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核型结果阴性者,进一步行低深度全基因组测序(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CNV-seq),对该项检查仍呈阴性者,再行高通量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最后,对致病性结果及意义不明确的病例,进行家系溯源分析,以提供详细的产前遗传咨询。结果:在57个CHD胎儿中,共21例(36.84%,21/57)检测结果异常。其中染色体核型G显带分析检出4例(7.01%,4/57)异常,3例21-三体,1例18-三体;CNV-seq共检出14例(26.42%,14/53)异常CNV,其中明确致病7例(13.21%,7/53),临床意义不明确7(13.21%,7/53)例,前者共包括3例22q11.2微缺失以及22q11.2微重复、1q21.1q21.2微缺失、7p22.1微缺失、8p23.3p23.1 微缺失各 1 例。WES 发现 3 例基因突变(7.69%,3/39),TSC1、TSC2基因为致病性基因突变,NOTCH1基因意义不明确。其余36例(63.15%,36/57)经上述检测方法未发现相关病因。家系溯源分析中,发现15q11.2微缺失与NOTCH1基因均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亲。结论:1)染色体非整倍体、拷贝数变异及单基因突变与CHD的发生相关,临床意义不明确的CNV与单基因突变,可能与CHD的发生有关,加大样本量进行研究以及回顾性分析可以提高人们对CHD的认识;2)利用染色体核型技术,可以检测染色体数目异常;利用CNV-seq,可以检测微重复和微缺失;利用WES,可以检测单核苷酸变异和插入与缺失,三种技术联合用于CHD产前遗传筛查,可以弥补单一技术的不足,提高检出率,实现从染色体水平到基因水平的检测,为产前遗传咨询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指导妊娠;3)CHD的遗传检测中,家系入组可以有助于发现具有遗传效应的CHD表型、评估再发风险并确诊是否为新发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