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城市电网的交互稳定性及辅助服务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gf99889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汽车(Electric vehicle,EV)目前被广泛视作改变交通领域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和推动低碳化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随着电动汽车的普及和数量的快速增加,大量电动汽车经电力电子设备接入城市电网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规模化的电动汽车通过V2G技术接入城市电网将会对其稳定运行带来影响,同时大量停驶的电动汽车为城市电网电压和频率调节、供电可靠性提高等辅助服务也成为一种可能。目前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城市电网的交互稳定性问题以及为城市电网提供辅助服务都备受关注。基于此,本文围绕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城市电网的交互稳定性建模分析和参与城市电网辅助服务两个方面开展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小区级单相电动汽车充电桩,建立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交互稳定性分析模型,并采用基于阻抗比的稳定性判据分析了交互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当电动汽车运行于充电状态时,电网侧为电源子系统,由理想电压源和输出阻抗构成,负载子系统由电动汽车和充电桩共同组成;当电动汽车运行于放电状态时,电动汽车与充电桩共同组成电源子系统,电动汽车在控制器控制下向电网注入电流。通过电动汽车充电桩的闭环控制回路推导得到电动汽车与电网接口处的等效输出阻抗,电网侧等效阻抗则由网侧线路和变压器的阻抗构成。在此基础上,采用基于阻抗比的稳定性判据进行分析,研究了电动汽车数量、接入位置、充电策略、滤波参数、控制参数和运行模式等因素对交互稳定性的影响。(2)针对城市快速充电站的三相充电桩,建立了电动汽车与电网交互稳定性分析模型,提出了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改进禁止区域稳定性判据。首先论文从快速充电桩的电流控制环出发,在旋转坐标系下建立了快速充电桩和电网的多输入多输出动态模型,分别获得了快速充电站侧的输入导纳矩阵和电网侧的输出阻抗矩阵。其次在现有禁止区域稳定性判据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对称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改进禁止区域稳定性判据。最后基于该稳定性判据分析了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与城市电网动态交互稳定情况及影响因素。(3)针对电动汽车V2G参与城市电网电压和频率调节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同时参与电压和频率调节的统一控制策略。针对传统电压频率调节中采用的有功-频率和无功-电压调节关系,结合城市电网线路电阻和电抗的比值较大的特点,统一采用有功功率进行调节。首先根据电动汽车车主出行需求和SOC状态获得电动汽车充电功率需求,然后建立了电动汽车参与电压和频率调节的功率与容量模型,最后根据电网侧电压和频率调节的功率需求对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功率进行分配。仿真分析表明所提策略能够在不影响车主出行需求的前提下充分调动电动汽车参与城市电网电压和频率调节。(4)针对电动汽车V2G提供电能以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这一问题,研究了一种考虑电动汽车供电路径和供电范围的城市电网可靠性评估方法。该方法考虑了开断设备的可靠动作概率、故障后负荷成功转移至备用电源的概率,并考虑多重故障的发生,引入可靠性指标的期望值,通过可靠性指标在主网络和支网络之间顺流传递和逆流归并计算网络中各节点的可靠性指标。在此基础上,根据电动汽车的供电路径和供电范围对城市电网中各节点的可靠性指标的进行修正。仿真表明电动汽车V2G对于提高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具有显著效果。综上所述,本文形成了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城市电网的交互稳定性和参与辅助服务的理论研究体系,包括电动汽车接入城市电网的交互稳定性分析、电动汽车参与城市电网电压和频率调节的统一控制策略、考虑电动汽车供电路径和供电范围的城市电网供电可靠性评估方法,可为未来规模化电动汽车接入城市电网及参与城市电网辅助服务的关键问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解决方案。
其他文献
信息化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各行各业中海量数据成为新型战略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和基石。随着国家大数据战略的实施,智慧城市等新兴的大数据应用逐渐进入人们日常生活
随着许多大惯量、大功率系统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多电机驱动伺服系统已经成为现今伺服控制系统领域研究和发展的方向之一。然而,齿轮传动结构中存在的各种非线性,如齿隙、摩
二维/三维极化敏感阵列内部阵元的极化分集特性使之具有获取目标和环境的极化信息的能力,当空间-多普勒处理难以实现检测与估计时,极化信息可用来提升检测与估计性能。本文深
涡旋光束携带螺旋相位项exp(ilφ)(其中l为拓扑荷),其强度为中空的环形分布。研究发现,螺旋相位与光的轨道角动量有关,而其偏振与自旋角动量相关。由于其特殊的强度和相位分
车载自组织网络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交通效率和驾乘人员乘车体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由于车载自组织网络具有变化的网络密度、不稳定的信
光学微结构阵列可以对任意波长光进行物理调控,成为现代光学工程中重要的元器件。模压成形技术是在玻璃表面实现高效、低成本加工微结构阵列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案。由于光学微
基于大规模阵列天线的星载多波束形成系统通过多个窄波束共同覆盖较大范围的地面区域,采用空间分集实现频率复用,不仅满足卫星天线大视场、高增益的覆盖要求,而且成倍地提高
于奇东地区是塔河油田碎屑岩储层实现油气发现北扩的重要研究区域,该地区中生代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带控制,具有靠近物源、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等特点。其重点勘探层系为白垩
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这种用来形容人际关系的准则也被发现存在于旅游者的目的地选择行为中。距离是影响人类各种空间行为的重要因素,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条件,也是旅游者在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对检错纠错能力和传输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信道编码作为承担纠错检错责任的通信技术,可以显著提高通信系统的可靠性,保证高效传输,成为了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