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用人单位对中职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新时期下中职语文课程肩负重任。然而实践中,中职语文课堂无趣无味,学生学习动力低下的情况较为普遍。“学习动力”理论一直以来都为教育专家们所关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从提升学习动力的角度来促进课堂教学效果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致力于此的专家学者和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在少数,但基于中职校专业背景的语文课堂研究却较为少见。身为中职校的一线语文教师,笔者力图通过实践研究,针对中职语文课堂的实际情况,探索实践一系列提高学生学习动力的教学策略,来促进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的提高。本文结合中职语文课程目标,从课堂管理、课堂教学、作业设计以及学业评价四个方面依次探究激发中职生学习动力的策略。首先探讨的是课堂管理,即如何创建一个有效的激发中职生学习动力的外在课堂环境。中职课堂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交汇之处,是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的统一之处,也是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交汇之处。一个激发中职生学习动力的语文课堂环境,应该是有安全感、有秩序和有效的。其次是精心设计启发式教学的每个环节,引发学生学习动力。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情境的设置以及注重学生的乐学需要是三条有效的途径。第三是精心设计作业。作业练习是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能力的重要一环,在布置作业练习的时候,必须充分重视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学习动力的影响。通过作业内容的多元化和作业形式的多样化,来巩固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最后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学习结果如何受到老师评价,对学习动力有明显影响。恰当的评价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保持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总之,学生的课堂学习动力需要教师施行一些针对性的策略去激发,才能有效地扭转中职语文课堂学生动力不足的现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线教师必须根据具体情况,以学生的实际为出发点,尽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