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与人们的健康息息相关,它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和行为来促进或者损害健康。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中相对自然的环境如绿地、公园等面积逐渐被压缩,人们接触自然的机会大大减少;加之现代城市生活所产生的高压环境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缺少活动的机会,消极的情绪无法排解,健康状况日益下降。如何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是目前社会关注的重点。经济的发展使得高等教育不断进步,灵活的教学空间和宜人的校园环境正在成为新的对高等教育机构的要求。同时,大学作为城市环境中重要的一部分,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是城市绿化和公共设施的补充,因此作为与城市居民和校园师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环境,大学校园在促进城市人们健康和减轻压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恢复性环境”的概念被提出,它表明一种环境有潜力使人们减少压力和精神疲劳,通过促进体力锻炼,调节情绪和减少压力,来帮助人们更好的恢复身体和精神健康。因此,将恢复性环境与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结合起来研究,对于解决社会公共健康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西方最早开始进行恢复性环境的研究,与恢复性研究相关的外文资料较多且丰富。本人于硕士期间在英国诺丁汉大学交流学习一年,期间将恢复性环境研究在大学校园中的应用作为交流学习期间的论文主题,对英国诺丁汉大学以及诺丁汉特伦特大学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访谈、问卷等形式的调研,基于数据分析和总结,分别阐述了如何提高公园型大学校园(校园面积大,外部空间多)和城市型大学校园(主要由建筑群组成,几乎无外部空间)环境的恢复性。通过研究,本人深刻的感受到恢复性环境研究的重要意义,因此延续这个方向继续作为深圳大学的毕业论文主题,并在之前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增加国内大学(深圳大学)的实际案例进行结合分析。本文以英国诺丁汉大学、诺丁汉特伦特大学、深圳大学的校园外部环境以及建筑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以城市居民和校园师生等校园使用者的行为和心理需求为着眼点,结合文献理论以及实地调研结果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了研究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提出了本文主要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恢复性环境相关的理论,如恢复性环境以及健康的定义、注意力恢复理论等,作为调研和策略提出的依据。第三部分梳理了大学校园的演变过程,得出现代教育需要灵活的教学空间以及宜人的校园环境的结论,并分析总结校园使用者的行为特点以及恢复需求,最后结合第二章的理论阐述大学校园恢复性环境的概念以及其特点。第四部分对三个大学校园的具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观察、问卷等调研,归纳出具体的影响校园使用者恢复效果的行为和心理的因素。最后一部分结合文献理论,提出改善校园环境质量、提高校园环境恢复性的优化策略,并结合实例展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