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气中的SO2污染有极大的危害性。我国目前SO2污染形势较为严峻,排放总量居高不下,酸雨覆盖范围广、发生频率高,对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城市中SO2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交通运输。我国柴油标准的硫含量远高于国外发达国家的柴油标准,且存在标准先行、行动滞后的问题,面对柴油的低硫化及日趋严格的环保要求,致力于研究高效节能的脱硫方法已迫在眉睫。传统的加氢脱硫由于技术经济问题难以满足生产超低硫柴油的需要,新兴的柴油氧化技术具有脱硫率高、反应条件温和、投资费用低、工艺流程简单、安全环保等特点,被认为将成为生产超低硫柴油的主要工艺。催化剂的加入可以提高柴油氧化脱硫的脱硫率。杂多酸及其盐是一类性能优异的新型催化材料。通过参考文献及实验摸索,合成了具有Wells-Dawson结构的2:18系列钼磷钒杂多化合物和活性炭负载的杂多酸催化剂,通过FT-IR、XRD、UV等方法进行了表征,并将其应用于柴油氧化脱硫实验中。通过改变实验条件,讨论了不同氧化剂、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萃取剂、萃取次数、剂油比等因素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添加任何氧化剂的条件下,V0.5~V5均有一定的脱硫催化性能,但脱硫率并不随着钒原子的增加而升高,V0.5的催化活性最好;各因素影响脱硫率的大小顺序为:氧化剂>萃取剂>萃取次数>剂油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在最佳条件下V0.5催化氧化脱硫率为68.3%,柴油硫含量降到了350μg/g以下;钒原子(V5+)以及抗衡离子(NH4+、La3+)的引入能提高杂多酸的催化性能,证明杂多酸的催化性能可通过“分子设计”方法加以调变;固载型杂多酸比非固载型杂多酸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和脱硫效果,以V0.5/C为催化剂时脱硫率比V0.5提高了8.98%,脱硫后柴油硫含量降低到了250μg/g以下,达到国Ⅲ标准。本文所制得的系列HPC都有一定的催化活性,但并不是高效的脱硫催化剂,不能使硫含量降到200μg/g以下,未能通过进一步调变杂多酸的组成元素以提高脱硫率,得到高效的脱硫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