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粒混凝土界面区显微硬度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blovezx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陶粒的主要特性是质轻、内部具有高度的多孔性、在水泥浆中具有吸水返水的“微泵”作用,这些特性决定了陶粒混凝土的应用前景。因此,在现代结构工程,特别是大承载、大跨度、高预应力混凝土工程中将具有很好的经济、技术意义。本文针对陶粒对界面结构影响进行较系统的研究,以便为轻骨料混凝土的设计与开发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测试界面区水泥石显微硬度和水化程度等手段,研究陶粒吸水率、养护环境湿度、水灰比以及混凝土内部相对湿度等因素对陶粒混凝土界面区水泥石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陶粒吸水率的增大,界面区水泥石水化程度以显微硬度及均不同程度提高,界面区范围也有所扩大,但1h吸水率为2.2%的普通型页岩陶粒与水泥石界面仍存在类似普通骨料混凝土中的薄弱区域;随着水灰比增大,基体和界面区的显微硬度均有所降低,界面区水泥石水化程度逐渐增大;随着养护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加,基体和界面区的水化程度逐渐提高,显微硬度均增大;随着龄期的延长,界面区和基体水泥石的水化程度以及显微硬度都逐渐得到了提高,且增长幅度在56d前较明显,56d后相差不大。内部相对湿度对界面显微硬度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单面干燥条件下,距干燥表面的距离越远,界面区水泥石的水化程度以及显微硬度越高;距干燥表面5cm内,内部相对湿度相差较大,界面区水泥石的水化程度和显微硬度增长幅度也明显,在距干燥表面距离超过10cm,内部相对湿度速度不大,相应的界面区水泥石水化程度以及显微硬度增长幅度亦不明显。综上所述,水灰比越低、陶粒吸水率越高、养护环境相对湿度以及内部相对湿度越高的陶粒混凝土,界面区水泥石水化程度越高、显微硬度也越高,即界面结构得到了有效的改善和提高。
其他文献
火力发电在我国是电力行业的主力军,因而提高火力发电的效率、降低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是适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举措。鉴于发电厂蒸汽参数的不断提高,9%-12%Cr耐热钢以其优异的高温蠕变强度及良好的抗蒸汽氧化能力一直都被广泛应用于电站机组中诸如转子、叶片等关键部件的制造。13Cr9Co VNi Nb NB和11Cr12Ni3Mo2VN耐热钢属于新型马氏体钢,适用于超超临界
学位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CuO由于其良好的光电性能,电化学性能(包括葡萄糖传感性能),催化性能(包括CO催化氧化性能等),而被人们广泛地研究与应用。金曾被认为是一种化学惰性金属,对于大多数化学反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