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焊接的冷弯薄壁矩形管桁架的足尺试验研究

来源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seun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焊接矩形管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问题是节点极限承载力的计算,此项研究在我国正方兴未艾,研究层面比较全面深入,发表了大量有关的研究成果,但限于研究经费及试验条件,研究工作大多集中于电脑模拟和个别节点试验,研究成果缺乏足尺试验验证。本文中从施工现场随机抽查一榀桁架,在结构试验室进行足尺破坏试验,在桁架杆件和节点设置应变测点100点,节点的垂直位移测点9点,水平位移测点2点,转角测点4点,以验证其结构安全度及节点设计的合理性。试验得出了许多有实际价值的成果,试验数据与理论值吻合较好,同时对现有规范的各项公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为今后的矩形管桁架设计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并可为我国矩形管结构规范、规程的进一步修订,提供足尺试验依据。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所述:(1)计算模型的试验验证:通过对桁架杆件强度计算、次应力影响和桁架刚度分析,对比验证了足尺桁架试验数据与理论计算值的吻合程度,得出:按铰接的桁架模型计算出的桁架内力,完全可用于工程设计,在弹性设计阶段,试验偏差值较小,试验值与理论计算值吻合较好。实测数据表明,桁架次应力占理论计算杆件的轴向应力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按铰接模型计算出的桁架最大竖向挠度缩小1.15倍用于工程设计是可行的。(2)试验研究:一榀桁架的破坏,主要为桁架杆件破坏和桁架节点破坏,根据试验中观察到的桁架破坏特征,结合足尺试验数据确定整体桁架的设计承载力、极限破坏荷载,并与理论推导值进行比较,以了解桁架的设计安全度和设计合理性,为今后桁架设计提供试验依据。试验发现:桁架的设计,不仅应考虑杆件的强度设计,同时应重视桁架节点的设计。往往桁架节点的破坏,是造成桁架整体破坏的直接原因。足尺试验得到的桁架设计承载力为理论推导值的1.14倍,桁架极限破坏破坏荷载值为理论承载力设计值的1.88倍。桁架节点采取加强措施后,对不同的节点型式,节点承载力提高幅度不同。如果桁架整体破坏由杆件强度控制,考虑冷弯效应的影响,桁架承载力的提高是明显的。按现行规范(GB50017-2003)、(50018-2002)分析所得的桁架杆件及节点承载力数值,能真实的反映桁架的破坏特征,理论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3)参数研究:我国现行规范(GB50017-2003)首次将矩形管节点极限承载力设计列入规范条文,本文针对规范所列各种节点型式的计算公式,进行了大量的算例分析,从中得出各节点参数对节点极限承载力影响的一些规律,为设计人员更好的理解规范、应用规范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轨道系统由铁轨、枕木和碎石垫层组成,列车在运行时车轮与轨道系统会相互作用。由于列车的作用使轨道产生弯曲变形,该变形沿荷载移动方向移动,在沿线附近土层内产生了弹性波
根据对大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桥的病害调查可知,跨中下挠过大和腹板斜裂缝问题常常是“并发症”。腹板斜裂缝是结构性裂缝,属于受剪基本理论范畴。目前,国内外已有的混凝土受剪
很多房屋、桥梁、隧道等建筑物,由于材料老化、荷载增加、结构部分损坏、周围环境腐蚀、使用功能改变、设计与施工缺陷以及地震、战争等原因,均会导致原有结构的承载力满足不了
核心筒悬挂结构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工程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加强主体结构抗震性能和充分利用悬挂结构良好的减震性能角度出发,首次提出并研究了上
输水工程是城市的生命线工程,输水管道安全运行直接影响到居民与企业的正常用水,保障输水管道安全对维护社会稳定及促进经济发展来讲意义重大。由于泵等机械设备卷入空气、水中
地下结构物正被广泛地应用于水利水电、公路、铁路交通运输以及城市等重大工程中,而历史震害现场调查地震液化可导致地下结构物遭受破坏,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故液化
地下水原位曝气是一种经济、有效的饱和带挥发性有机物污染修复技术,但常规曝气条件下受污染物特性及场地地质条件限制,导致曝气影响范围小、污染物去除效果不佳。因此,开展
网壳结构受力合理、覆盖跨度大,具有杆系结构和薄壳结构的优点,尤其是它在地震灾害发生时所表现的优良特性更是其它结构所不能比拟的,因此越来越多的运用于实际工程中。但与
空气冷凝器支架结构系统是空冷岛的主要土建支撑结构。该结构系统上部为十字交叉钢桁架,下部为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空心管柱,属于钢与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连接复杂,
随着中国港口和造船业的迅速发展,造船用龙门吊数量日益增加。高荷载量和恶劣环境致使龙门吊在寿命周期内产生的积累损伤成为诱发其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龙门吊结构体系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