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延安市宝塔区城区中小学生近视现状及认知情况;探索环境和遗传因素对中小学生近视的影响;提出中小学生近视干预措施和延缓近视发生、发展的建议。为本地区改善和预防中小学生近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延安市宝塔区部分在校中小学生及家长进行调查问卷,形成有效问卷4745份、4745份、991份(学生、家长、教师),获取学生近视现状、对近视的认知情况、近视影响因素及家长、教师对近视认知情况等信息。并对获得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学生近视现状及学生、家长和教师对近视的认知情况,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相关分析探讨环境因素对近视的影响,通过遗传度的计算分析遗传对近视的影响。结果:1.延安市宝塔区城区中小学生近视总检出率为53.32%,1~3年级、4~6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近视检出率分别为22.60%、47.34%、71.61%、82.22%,检出率随年级增长而增加。2.在近视的学生中,男生1104人,女生1426人,男女生的近视检出率分别为49.77%、56.43%,女生检出率高于男生,同一年级段内男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530名近视学生中,轻度近视占比为45.1%(1141/2530),中度近视占比为41.7%(1055/2530),重度近视占比为13.2%(334/2530)。4.46.77%的学生不知道近视危害,但学生对造成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较为了解;家长主要通过网络、亲戚朋友等来了解有关近视知识,51.13%家长觉得近视可以预防。对近视的认知较为简单,绝大多数家长认为近视不良影响仅是视物不清、影响学习等因素;教师认为近视高发主要原因是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不做眼保健操等,51.06%的教师认为每天安排学生户外活动1~2小时较为合适。5.环境因素分析:单因素结果显示,1~3年级有10项影响因素,使用电子产品时间、户外活动、睡眠、饮食情况等因素。4~6年级、初中、高中除了10项因素外,还有读书时眼睛与书本距离、周内课余学习时间因素是影响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的发生。此外,父母的文化程度与中小学生近视发生和发展也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1~3年级、4~6年级影响近视的危险因素主要是过度使用电子产品、过多摄入甜食等因素。初中年级则除了电子产品外,学习时间增加也是近视危险因素。高中年级睡眠时间减少亦是造成近视的危险因素。同时发现,合理搭配饮食、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及球类运动等因素是本次调查的近视保护因素。6.遗传因素分析结果:近视学生的一级、二级亲属近视遗传度分别为(0.22852±0.0199、22.85%)和(0.3428±0.0359、34.28%),重度近视学生近视遗传度高于中度近视和轻度近视学生。结论:1.调查结果显示2019年延安市宝塔区城区中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与全国青少年近视率基本一致。随着年级的增长,近视率增加,近视程度加深。学生、家长及教师了解近视的途径单一,对近视的认知程度较低。因此,防控中小学生近视的形势仍很严峻,提高学生、家长及教师对近视的认知是预防近视的重要手段之一。2.近视的病因复杂,主要是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本次对近视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读书时眼睛与书本的距离、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学习时间、学校课桌椅舒适度、睡眠、甜食情况,一级、二级亲属近视都是中小学生近视主要的危险因素。而户外活动、球类运动、做眼保健操、摄入叶黄素和钙类食物是近视的保护因素。近视的一级亲属遗传性分析表明,年轻父母也应做好自身视力保护。3.延安市宝塔区城区中小学生近视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提醒我们应尽早采取科学方法进行防控,建议学校、相关部门、家庭三方合作提早有效管控学生电子产品的使用,合理安排学习、睡眠及户外活动时间,更有效地预防近视的发生。近视的发展过程中,患者应在专业眼科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