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来,新高考科目设置改革已经在多个省份开始实施,但是怎样进行合理科目选择仍然是困扰学生、老师及家长的问题。对于新高考科目选择的研究不仅能够为高中生科目选择提供建议,还可以促进心理测量工具在教育学领域中的应用。论文在文献分析和访谈的基础上,采用问卷测量法对高中生科目选择展开研究,具体如下:研究一以616名2016级高一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从现状、影响因素及问题分析三个方面对高中生科目选择展开调查,结果表明:2016级高中生选择物理、化学、生物的人数较少,而选择政治、历史、地理和技术的人数较多;男生与女生、班干部学生与非班干部学生在科目组合选择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个人因素、科目所对应的未来发展前景、学校因素、家庭因素影响高中生科目选择;高中生科目选择当前主要面临科目选择功利主义、自我认知不足、对学科学习内容不了解等问题。研究二以608名2016级高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高中生各科目成绩、推理能力与科目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化学成绩、推理能力对是否选择化学有预测作用,生物成绩、推理能力对是否选择生物有预测作用,英语、化学、生物、政治成绩及推理能力对是否选择政治有预测作用,历史成绩、数学成绩和推理能力对是否选择历史有预测作用,地理成绩对是否选择地理有预测作用,地理成绩、技术成绩对是否选择技术有预测作用。学业成绩、推理能力影响高中生对各选考科目的选择,高中生可以入学以来各个科目的真实学习成绩为参考,结合自身认知能力、兴趣和特长合理进行科目选择。研究三以608名2016级高二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高中生人格类型、认知风格与科目选择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中生MBTI中的E-I维度、性别对是否选择物理有预测作用,MBTI中的T-F维度、认知风格和性别对是否选择化学有预测作用,认知风格、性别对是否选择生物有预测作用,认知风格、MBTI中的J-P维度、性别和生源地对是否选择政治有预测作用,认知风格、性别和生源地对是否选择历史有预测作用,认知风格对是否选择地理有预测作用,认知风格、性别对是否选择技术有预测作用。认知风格、MBTI人格类型各维度影响高中生对各选考科目的选择。高中生可以结合自身认知风格、人格类型合理进行科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