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草渣膳食纤维的提取、脱色工艺研究

来源 :甘肃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tanweitao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首先测定了不同时期紫花苜蓿水溶性膳食纤维(SDF)和水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又以苜蓿草渣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SDF和IDF的最佳提取工艺以及IDF的最佳脱色工艺。结果表明:(1)随着紫花苜蓿的不断生长,SDF含量下降而IDF含量升高,选择初花期紫花苜蓿提取膳食纤维较好。(2)提取S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温度90℃,pH值1.0,时间90min,加水比1:10。提取温度、pH值、时间和加水比这四个因素对SDF的产率的影响都极显著(P<0.01)。(3)用木瓜蛋白酶水解法提取IDF的最佳工艺条件是:NaOH浓度为5%,碱浸温度为60℃,碱浸时间为50min,木瓜蛋白酶加入量为0.3%。其中,木瓜蛋白酶的用量对产品纤维素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NaOH浓度、碱浸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碱浸温度影响不显著。(4)用化学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碱浸温度为80℃,碱浸时间为70min,酸浸温度为50℃,酸浸时间为4h。其中,碱浸温度对产品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碱浸时间的影响显著(P<0.05),酸浸温度和酸浸时间的影响不显著。(5)用微生物发酵法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接种量为6%,两菌比为1:2,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15h。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对产品膳食纤维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接种量和两菌比的影响不显著。(6)提取IDF的三种方法当中,酶水解法所得产品蛋白质含量极显著低于化学法和发酵法(P<0.01),而膳食纤维含量、持水力和膨胀力极显著地高于化学法和发酵法(P<0.01)。因此,酶水解法提取IDF效果最佳,化学法和发酵法效果较差。(7)采用NaClO对苜蓿草渣膳食纤维进行脱色,效果显著好于H2O2和Na2SO3。最适宜的脱色条件为:NaClO浓度为7%、脱色时间为1h,脱色温度为20℃。
其他文献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非正常的在深静脉内凝结,阻塞静脉腔,属于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多发生于下肢[1].如果血凝块从静脉壁上脱落可引起肺栓塞(PE),是术后的一种严重并
目的:探讨肺内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1月经临床确诊的60例肺内空洞性病变的CT影像结果。结果:肺结核31例,其中右肺中叶11例,上
目的:探究尿干分析法和镜检两种方式结果差异性的原因,为临床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以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所分析的600例尿液样本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同时采取尿液非离
目的:探讨基层中药房管理中存在问题及改进对策.方法:对我院中药房的管理模式和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分析.结果:基层中药房存在硬件设备落后、药品入库把关不严、验收检测技术落
贵州省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各种植物的生长繁演。全省有禾本科牧草6亚科,95属,255种。分别对野生优良禾草的种类成分、分布、生产性能、营养价值、适口性和开发利用进行了论述。 Guiz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脑外伤后综合征(post-traumatic brain syndrome,PTS),是指脑外伤病人在恢复期以后,长期存在的一组自主神经功能失调或精神性症状,包括头
目的:探究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3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观察组应用重建钢板内
目的:探讨阿立派唑和利培酮治疗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过程中对其血脂和系统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服用阿立派唑,对照组服用利
目的:探讨增强MRI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42例疑为肝细胞癌患者采用MRI平扫与增强扫描,对比两种方法对小肝癌的诊断价值.结果:48例肝癌病灶经MRI平扫确诊率为68.75%,显著低
目的:探究发光分析在药物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头孢菌素作为检测样品,采用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进行检测,得出化学发光强度测量值.结果:NaOH溶液2.0mol/L,KMnO4溶液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