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小班化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研究

来源 :杭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n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使思想品德课为广大初中生所喜欢,大幅度地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效,是许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长期以来探求的课题。笔者在小班化教育的行动研究中发现:对话教学与小班化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本文将集中研究“基于小班化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问题。  本文认为,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是指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师生作为对话主体以超越于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从各自的理解出发,以语言文字等为媒介,以交往沟通为方式,以意义的生成为实践旨趣,促进主体取得更大的视界融合的一种教学活动。它有四种开展方式,即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与文本对话、师生的自我对话。这四种方式又以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为核心。与此相对应,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的实践模式,其核心是思想品德课师生对话教学的实践模式。笔者立足于自己所熟悉的基于小班化教育的思想品德课堂,以一线思想品德教师的视域,重点阐述和论证了思想品德课师生对话教学的实践模式。这一实践模式所遵循的心理机制是:对话意识的激活——对话情境的维持——对话机制的实现。它具体包括四个基本环节:(1)营造民主和谐教学“场境”,使学生愿意对话;(2)创设“真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对话;(3)梳理对话信息,使学生有效对话;(4)树立全员意识,使学生都能对话。  实施对话教学,使思想品德课堂的面貌发生了许多可喜的改变:课堂变“真”、变“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得到了更多的锻炼,学生的学习更为主动,思想品德课堂逐渐成为一个良性的教学生态,课堂实效也随之提高。  实施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受制于2个重要条件,即教师传统角色的转变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教师传统角色的转变,是实施对话教学的思想前提条件,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则是为长久实施对话教学、使对话教学成为课堂常态的重要制度保障。  总之,实施思想品德课对话教学是解决目前思想品德课“假大空高”窘境的一条有效路径,也是思想品德教师提高课堂实效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相似条件下学校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游戏风靡全球,对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等产生了深远影响,一些专家和学者提出将网络游戏引入教育,设计开发教育游戏。那么如何设计开发教师
我省缺乏石油资源,全部依靠省外调入和进口,原油价格上涨对我省经济带来的主要是负面影响,对我省经济的影响情况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分析石油价格上涨对我省经济的影响,并提出
虚假记忆(false memory)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当中。真实记忆(veridical memory)有助于提高我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虚假记忆会导致我们对事件产生错误的认知,对我们的生活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