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向前发展,水利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建设不可或缺的首要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替代的基础支撑,是生态环境改善不可分割的保障系统。农田水利是农业生产与发展的根本,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目前农村基础设施中的薄弱环节。近年来,上海市在粮田种植区的小型机电灌区,大力发展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取得了显著的节水、节地、节能、增产等经济效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未充分考虑水稻泡田期用水量大而集中的特点,缺少适宜上海市的技术模式,影响该项技术的推广和可持续应用等问题。本文针对当前上海市已建粮田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系统的发展情况,做了相关研究,得到如下研究成果:(1)采用发放调查表、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调查等方式对上海市已建粮田的低压管灌工程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研,对上海市低压管道灌溉系统灌区水源、控制规模、作物布局、灌溉工程类型、灌溉系统建设情况、运行管理状况等有了全面的了解,总结了全市低压管灌工程的三种主要形式及其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总结全市低压管灌系统实施效果的成功经验,并剖析存在的问题。(2)针对目前上海市低压管灌系统存在的问题,选择典型灌区,开展了系统水力性能模拟分析,并在系统中合理布设流量计、压力表等实验设备,开展了相关试验研究。通过模拟与试验,对系统运行工况与设计工况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系统规划布局、水泵选型、管径选择等设计方法及设计成果的合理性,证实了本文提出的水力性能模拟方法对全封闭式和开敞式低压管道灌溉模式均适用;通过设计不同的试验方案,优化系统轮灌工作制度,监测系统能耗,了解变频控制器在全封闭管道输水灌溉中的效果明显。(3)结合上海市灌区特点,分析了影响上海市低压管灌工程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适宜上海市的低压管灌系统技术集成模式、适宜控制面积和系统建设标准。在此基础上,针对上海市小型机电低压管道灌区不同灌溉面积、不同扬程、不同布置形式,考虑工程投资、运行成本,进行了低压管灌系统从首部、管网到田间的三位一体标准化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