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日留痕》的叙事动力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YF2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黑一雄是日裔英国籍作家,于二〇一七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长日留痕》于一九八九年获得布克奖,后闻名于国内外文坛。石黑一雄善用第一人称叙述者建构小说文本内容。在《长日留痕》中,石黑一雄采用第一人称回顾性叙述者,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的英国贵族达林顿府邸为叙述背景,展现了主人公史蒂文斯对职业历程及人生价值的思考。根据詹姆斯·费伦的叙事进程研究,叙事动力是叙事进程赖以形成的关键所在,是指能引起、维持、控制、调节叙事主体进行叙事的各种力量,即情节动力、话语动力和读者动力。本文从情节动力、话语动力和读者动力来研究《长日留痕》中推动叙事进程的叙事动力。本论文第一部分简要介绍石黑一雄的《长日留痕》和詹姆斯·费伦的叙事进程及叙事动力理论,以及目标作家作品的文献综述和研究目的等。第二部分为主体部分。第一章研究这部小说的情节动力,即情节的不稳定性。作者结合目标小说,指出不稳定性因素是由小说人物之间、人物内部、人物与环境的冲突所引起。这些不稳定性因素成为叙事进程的情节动力,推动故事情节得以展开。通过对人物内外矛盾的探究,作者揭示人物在叙事动力过程中的自我审视、自我反省、自我肯定的心理成长过程。第二章研究这部小说的话语动力。作者通过叙述者、读者和隐含作者三者互动话语所带来的张力来揭示小说的话语动力,即叙述者和读者的张力,隐含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张力。在这部小说中,史蒂文斯对一些事件的可靠和不可靠叙述引起作为叙述者的史蒂文斯和读者之间的张力。知识和文化价值观差异导致隐含作者和读者之间的张力。这些张力随着史蒂文斯的回忆叙述而得到强化或减少,从而推动叙述者,隐含作者,读者之间的交流,使隐含作者的叙事意图在读者面前变得更加清晰。第三章研究这部小说的读者动力,是隐含作者、叙述者、读者和人物对小说文本的叙事判断。其中,阐释判断是基础,是上述人物对文本的解释。伦理判断是上述人物对小说中伦理关系的判断。审美判断是读者对小说的审美见解。这三个要素构成文本的叙事动力,使读者能够动态解读这篇小说的艺术美。第三部分为简要概括总结前述内容,并附此篇论文的创新之处,研究意义及不足之处。此篇论文研究角度比较新颖,加深了读者对这部小说的理解,给学者提供运用叙事动力分析具体文学作品的参考。作者希望通过此分析,可以为小说提供一个相对新的解读,增进对该作品的理解和鉴赏力,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
其他文献
郝浴(1623-1683),号雪海,后更号复阳,直隶定州(今河北省定州市)人,清顺治六年(1649)中进士,历任刑部广东司主事兼浙江司郎中、湖广道御史、太仆寺少卿、左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等,官至广西巡抚,顺治十一年(1654),因为吴三桂所陷而流徙奉天,开始了流放东北二十二年的生活。于顺治十五年(1658)徙居铁岭,谪居铁岭十八载,在这期间,仍然不废读书,潜心研究学问,兴办书院,开课授徒。康熙十四
本篇翻译实践报告所选材料节选自本·科恩所著的名为《热手:连胜的奥秘与科学》一书。作为华尔街体育日报专栏作家,科恩主要发布与NBA和奥林匹克相关的报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样一位体育记者开创性地将体育与心理学结合,尤其专注于研究行为科学和认知偏差。书中列举了许多连胜数据和诸如史蒂芬·库里和莎士比亚这些名人的趣闻轶事,以此来介绍“热手现象”和其出现的原因。此外,这本书不仅讨论了我们每天做出的决定和我们感知
语言作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交流的工具,重要性不言而喻。中国的学者自晚清开始就对外国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期间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英文都习惯采用修辞格来表达作者情感。所以如何准确翻译修辞格成了重中之重,如何再现文中的修辞效果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本文选择的是文本小说中的修辞格作为翻译的对象,修辞格作为语言中的精髓,可以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情绪和态度。尽管本报告仍在研究修辞模式的翻译,但它的创新之处
“河长制”政策对于当前中国水环境治理、水生态的修复、水灾害的防范与治理而言,重要性不可小觑,“河长制”工作的稳步推进更是为治理水污染提供了切实的制度保障。但水污染的治理非常复杂,显著特征是修复时间长、成本开支高昂。实现美好生态环境非一日之功,“河长制”工作的落实也很难一步到位。因此,探索治水的过程中,如何完善“河长制”制度,弥补其推进工作过程中的不足,是一个重之又重的问题。河南省地处中原,境内河流
国产动画片作为一种新颖的视频形式,在文化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本文立足于分析国产动画片与对外文化教学之间的相关性,力求论证在文化教学中应用国产动画片的可行性及教学意义。文中对国产动画片在文化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和角度进行了初步探索,以期能够为丰富文化教学的形式提供帮助。本文将从六个方面就国产动画片应用于文化教学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理论基础、研究方法、研究综述及研究对象的界
随着年龄增长,失能的可能性加大,因而需要来自他人的照料。中国社会承袭传统儒家思想,“养儿防老”的社会伦理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导致成年子女成为老年照料责任的主要承担者,随着子女照料老人时间的增加,其劳动供给很有可能受到影响。本文利用2010-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面板数据和工具变量法,实证分析了非正式老年照料活动对子女就业的影响。结果显示,参与照料活动使子女每年的工作时间减少
本文针对蒙古国学生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出现的汉语语序偏误这一问题进行了考察。本文采取网络调查问卷的方式,以50名蒙古国汉语学习者的有效调查问卷为主,探讨蒙古国汉语学习者在学习汉语语序这一知识点时的偏误情况、原因分析及教学建议。本文主要由以下五个部分构成:首先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涉及的语序概念的界定、这一问题的研究意义和创新点、语料来源和涉及本研究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概述和前人的研究状况。第一章
爱丽丝·门罗(Alice Munro,1931——),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加拿大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因在短篇小说的创作领域广受赞誉,被学术界称为“当代短篇小说大师”。作为一名女性作家,门罗尤其关注女性题材的创作。从女孩到女人,从妻子到母亲,门罗的作品阐释了女性在不同人生阶段的生活状态、人际关系和心理变化,具有鲜明的心理现实主义风格,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因此,本文立足于亨利·詹姆斯的心理现
李纲是两宋之交主战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历仕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他正直敢言,一心为国,却遭到主和派的排挤,屡次被贬,最终在绍兴十年忧愤成疾,溘然长逝。作为政治家及军事家的李纲在历史上名留青史,在文学方面,李纲的成就也不容忽视。他的书信,作为研究其交游、情志、政治思想等的第一手资料,更有其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本文第一章是李纲书信交游考。本章通过列表对李纲书信的交往情况进行梳理介绍,并详细考察李纲与吕
伴随中国银发浪潮而来的是不断显现的“厌老”情绪,一桩桩虐老事件正不断冲击和挑战了中国以“孝道”著称的传统文化理念。而在老年人晚年的经济虐待、身体虐待、精神受虐和疏于照顾等类型的虐待现象中,由于精神受虐的隐蔽性、无意识特征,使得其较少得到社会公众和学者的关注,此外又由于老年人精神受虐的普遍性和持久性,又迫切需要政府、社会和学者对其投以更多的目光。因此,本文着眼于此,通过问卷调查结合二元Logis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