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迁移与富集效应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gaibian00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坝阻断了河流上下游的连通性,导致大量悬浮物及其携带的各种污染物质在库区沉降。其中重金属具有难降解、持久存在、生物富集和较强的毒性等特点,严重危害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健康。水库沉积物蓄积重金属的同时,在受到扰动或周围环境参数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会将重金属释放至上层水体,给安全供水带来隐患。本研究以A水库的沉积物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水库的水文特征,分析了重金属在水库不同区域的分布特征、沉积过程和迁移富集等行为,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和生态风险。针对大坝附近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比了A水库与辽宁、吉林两省其他典型的水源水库,为深入了解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水文循环和沉积物的污染管理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基于A水库消落区的水位和上游的降雨量以及水文站的流量、含沙量和输沙率等水文数据,结合采样站点剖面沉积物的层理结构,采用改进的洪水事件层解译法确定该站点的沉积速率并重建重金属的沉积过程。结果表明,A水库建库以来消落区(K地区)被水淹没的时间超过65%,洪水的沙峰受洪峰流量和上游降雨强度等影响,短时强降雨造成的洪水含沙量更大。采样站点的平均沉积速率为0.97-1.10cm/a,与通过建库前后地形高程差计算的结果相似。
  (2)研究了A水库不同区域和环境介质中重金属总量和形态的分布特征,揭示了沉积物粒度、有机质、库底地形和水库水动力(如异重流)对重金属在水库中迁移富集的影响。结果表明,重金属的总量和酸可溶解态、可还原态的比例从消落区至覆水区或大坝有明显的增加趋势。锰是富集现象最为明显的重金属,沉积物中的锰以酸可溶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铅以可还原态和残渣态为主,铁、铜、镉和锌以残渣态和可还原态为主,铬残渣态的占比超过90%。重金属含量与细颗粒沉积物、有机质和水深等正相关,库底地形和水动力对前两者影响较大。孔隙水锰含量、酸可溶解态锰的含量和比例与水深显著正相关(p<0.05),与到大坝的距离显著负相关(p<0.05),表明在水库水动力(如异重流)的作用下,可溶态Mn2+沿深泓线向大坝方向富集。
  (3)分析了A水库、B水库、C水库、D水库和E水库大坝附近的沉积物柱状样品中重金属的垂向分布,采用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探讨重金属的污染来源。结果显示,A水库有机质和重金属的含量随时间的增长趋势显著,锰的增长率最高达280%;B水库和C水库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随时间的增长趋势显著,近年来输入水库的重金属逐渐增加;D水库形状规整、简单,导致坝前淤积严重,不同重金属的垂向分布受洪水影响有相似的增加或减少的趋势;E水库坝前沉积物中锰的平均含量最高,其他重金属含量相对较少。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五个水库重金属的污染来源包括采矿冶金、农业种植以及工业和生活污水等。
  (4)基于所研究的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总量和赋存形态,评价了重金属的污染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A水库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和污染等级从H岛、K地区至覆水区或大坝逐渐提升,镉的富集和污染最严重,铜、锰和铬相对较轻;重金属对底栖生物毒害的可能性逐渐变强,对毒害作用贡献的排序为铬>砷>镉≈铅>锌>铜。C水库、B水库和A水库坝前柱状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底栖生物有毒性,D水库和E水库对底栖生物没有毒性。重金属的生物毒性评价严重依赖参与评价的重金属种类,评价需综合考虑重金属的总量、形态和生物可利用性等。
  综上所述,考虑含沙量和降雨量等水文要素的洪水事件层解译法能够很好地推求水库消落区的沉积速率。水库沉积物(土壤)中的重金属沿地表径流的方向富集现象明显,尤其是锰。镉在水库沉积物中的严重污染问题值得重视,坝前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增加趋势表明未来水库重金属污染的防治工作任重道远。
其他文献
一直以来能源危机是阻碍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源性问题,有效开发诸如太阳能电池这样的新能源是目前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以甲基胺碘化铅(MAPbI3)为代表的金属卤化物钙钛矿材料因具有生长工艺简单、光谱吸收范围宽和缺陷容忍度高等优点,成为一种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材料。基于该类材料的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erovskite solar cells,PSCs)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在短短的几年内,PSCs
偶氮染料具有长期潜在危害,是一种难降解的典型污染物,其无害化处理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甲基橙是印染废水中最具代表性的偶氮染料之一,将其作为典型污染物进行研究,对其它染料的降解性能研究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MFC),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废水的生物电化学技术,具有无污染,同时可获得清洁能源的特点。利用该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在降解
电力系统(PGS)由发电厂输电系统和配电网组成,向国内地区提供商业,农业和工业供电。然而,在一些地区,区域之间的距离太远,导致广域的PGS工程难以落实。因此,采用较小的独立发电站向偏远地区供电,但这些地区无法接入PGS,因为将这些区域连接到PGS耗费很高。因此在这些地区,相关工程也难以开展。可再生能源(RES)是有价值的能源,它可以提供可持续的能源,零成本,清洁,不需要任何化石燃料供应,降低了温室
学位
Ti合金具有高的比强度、低的弹性模量、优良的抗疲劳和蠕变性能以及耐蚀性能等,从而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用、石油化工等重要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满足愈发苛刻的使役性能,目前高性能Ti合金朝着多组元合金化发展,但多元合金化势必造成合金成分的复杂性,且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也会对合金的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故很难量化多组元合金化的种类和含量,从而难以针对合金性能在多元体系中实施有效的成分优化设计。事实上,多元固
学位
再制造能够实现对废旧产品的初始工作性能重构,经过再制造的产品性能要求能够等同或超过原始制造的性能表现。通过充分利用报废产品所蕴含的附加价值,再制造可以降低原材料消耗以及碳排放,并为循环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技术支撑。清洗操作是再制造过程中需求量较大的一道工艺,但由于清洁剂的使用与清洗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其也是对环境影响最大的环节之一。本文在分析和总结了目前常见的清洗工艺,提出一种具有潜在环保性
学位
超精密加工主要包括超精密车削、超精密铣削和超精密磨削等,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航空航天和其它高科技领域,其能加工出纳米级表面粗糙度及亚微米级形状误差的零件,是现代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超精密加工表面创成机理直接决定被加工表面质量,但受众多因素影响。其中,机床主轴振动、刀具磨损、加工参数及材料属性是决定超精密加工表面创成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目前国内外超精密加工表面创成机理的研究尚存在不足之处
学位
不确定性广泛存在于工程结构分析中,例如载荷环境、材料属性、几何形状、初始条件、制造公差、边界条件等。可靠性分析方法是用概率统计理论对结构的失效概率进行定量分析或评估。对比于传统的安全系数法,可靠性分析方法可以对结构在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下的失效行为进行评估,得到合理的结构设计方案或者安全性能评估结果。随着工程结构向复杂化、大型化、轻量化发展,尤其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结构可靠性要求大大提高,而所涉及
学位
CO2咸水层封存作为一种封存潜能巨大的碳减排技术,是实现我国碳减排目标、缓解温室效应与全球气候变化有效且迅速的手段。微观尺度阐明CO2咸水层封存机理对于评估其封存潜能与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咸水层具有岩石矿物组成多样、地质结构复杂的特点,因此岩层润湿性与非均质性研究对于CO2咸水层封存至关重要。以此为背景,本文开展了孔隙-岩心尺度润湿性与非均质性对CO2咸水层封存的影响机理研究。搭建了CO2封存模拟
学位
揭示污染物的生态毒理学效应,对于其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一些污染物吸收太阳光后,可能发生光敏化或光修饰作用,呈现对生物的毒性增强现象,即光致毒性效应。前人针对多环芳烃、取代蒽醌类化合物、部分有机农药的光致毒性开展了研究,发现生物体内光致生成单线态氧(1O2)是导致光致毒性效应的一种分子起始事件。抗生素和人工纳米材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新型和潜在污染物,然而,对于这两类物质是否具有光致毒性以及光致
近年来,国内外把能量中和(Energy neutral)或能量盈余(Energy positive)作为未来污水处理的重要指标。其主要思路是通过回收污水中的有机碳源(COD),将其转化为甲烷后结合低能耗技术进行生物脱氮。亚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SNAD)-固定生物膜/活性污泥(IFAS)工艺具有同时脱氮除碳、占地面积小和工艺流程简明等优势,被列为未来污水生物脱氮的重要工艺。本文研究目的是通过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