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输速率约束下网络控制系统的性能分析与解决方案初探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eng20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变革,推动着工业控制领域朝着系统集成化、控制分散化、节点智能化、结构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工厂控制与管理的格局已逐步形成。网络控制系统以其开放性与分布性的特点,正成为当前控制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也是今后控制结构发展的方向之一。 以往为了方便研究,通常在通信领域与控制领域中分别独立开展网络控制系统的研究。然而,随着控制系统规模日益扩大、复杂程度不断提高,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控制器件的数目不断增长,共享网络资源却又相对有限,致使数据传输过程中发生拥塞、碰撞、丢包等现象的概率大大增加,由此,控制系统的性能有可能变差。面对这一挑战,有必要在通信网络约束下对网络控制系统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索传输速率、带宽等通信参量对网络控制系统的影响,相关研究对网络控制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本文在基于网络控制系统延时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传输速率约束下网络控制系统分析、设计的途径和方法,结合利用已有仿真工具箱和自主开发的网络控制系统实时仿真平台进行仿真分析和验证。本文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工作: ●在性能分析方面,针对传输速率约束下的网络控制系统,分别研究了传输速率与网络诱导延时的关系、传输速率与网络控制性能的关系,利用仿真工具箱搭建了网络控制系统数值仿真模型,对三种常见的控制网络进行了仿真,分析传输速率、延时与控制性能三者的关系,同时提出了性能下降转折点的概念并验证其存在。 ●在解决方案方面,从调度策略和控制策略两个角度分别入手,研究了提高网络控制系统控制性能的方法。调度策略方面,采用了RM静态调度算法与EDF动态调度算法,利用仿真工具箱进行了三回路的网络控制系统仿真,使复杂网络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得到了改善。控制策略方面,提出了单神经元PID控制与Smith控制器相结合的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控制性能,并验证了其在网络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有效性。 ●为了进一步验证相关研究成果并为以后的实际应用打下基础,本文利用Matlab与VC++混合编程方法,以及WinSocket TCP/IP网络通信技术,搭建了网络控制系统实时仿真平台,实现了通信约束下网络控制系统的半物理仿真。在该仿真平台上开展仿真实验,验证了传输速率对控制性能的实际影响,并针对数据传输错序,利用本课题组提出的放大至最大延时策略、按序处理/一过时放弃等策略,在仿真平台上得到性能验证,以保证数据不错序的条件下,更好地消除信息传输滞后现象。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解除管制后的自动发电控制系统(AGC)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T-S模型的模糊逻辑控制器。电力市场改革后,AGC系统暴露在了更多突发、振幅更大的扰动之下,所以,以往可以忽略的非线性必须得加以考虑。在本文中,发电机变化率约束(GRC)非线性第一次被建立在T-S模型之中以设计模糊控制器,同时,阀门非线性也被包括在了模型当中。本文还验证了整个系统的大范围渐进稳定性的约束条件,并由线性矩阵不等式得出控
无线移动自组织网络(mobile ad hoc network,MANET)由于其不依赖基础设施、无中心、自组织、抗毁性强、动态拓扑、多跳路由等特点,被认为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无线网络。因为这些
随着大型建筑的不断涌现和中央空调的普遍应用,建筑能耗大大增加,世界性能源紧张日趋加重,因此,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推进大型建筑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学位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广泛应用,大量分布式发电单元的并网会给大电网带来严重的影响,使电能质量恶化,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微电网应运而生,多个分布式发电单元组成微电网系统再接入大电网就可以避免分布式发电单元带来的负面影响。微电网运行的首要问题是控制,而逆变器作为微电网中各分布式电源并网的核心,其控制效果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本文主要是研究微电网逆变器的控制策略,主要研究了两种借鉴同步发电机特性的逆变器控
六自由度检修机器臂属于特种作业机器人,主要负责蒸汽发生器中传热管涡流检查、传热管超声检查、传热管堵管、水室表面状况的电视检查等,对改善核电站工人的工作条件,提高自
近年来,风力发电技术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风电装机容量的逐年攀升,风力发电系统的电网穿透率越来越高,风电的电网适应能力是风电并网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问题之一。由于电网中电力电子器件以及非线性负载的大量使用,使得电网中常常含有大量的谐波电压。对风力发电系统的并网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我们亟需对已有的控制策略进行改进,以满足风力发电系统并网运行条件。本文
电厂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了自动化,但是在电厂化学水监测方面,几乎所有电厂都保留了化水班和化学水分析室。虽然大部分电厂都在不同程度上配置了在线仪表,但是对于化水的测控主要
在目前的工业控制中,现场信号的通信方式还没有形成一种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各种现场总线和DCS系统价格昂贵并且不同产品兼容性很差。而传统仪表往往独立使用,检测控制没有形成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的功能单一的传感器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的需要,人们更加需要一种智能的,具有自补偿、计算处理及总线通信的功能智能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提供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