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理论视阈下云南农垦组织改革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垦组织是我国边疆区域长期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组织,对边疆地区的经济带动与辐射作用举足轻重。本选题立足于云南农垦组织的发展与改革历程研究,运用调研、问卷、访谈以及文本、数据统计等方法,对农垦总局、分局、农场不同层面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结构功能主义和“内卷化”作为理论工具,阐释农垦组织在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整合与分化现象。选题的创新在于:“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设定,组织学理论疆域和农垦研究视域的拓展,“组织内卷化”概念创新,以及“宏观-中观-微观“的立体实证结构等。从理论角度来说,作为西方政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结构功能主义集中于研究系统承载的功能以及实现这些功能的结构,强调分析每一特定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文中拟将组织视为一个系统,从而可以通过组织的结构、功能以及两者之间互动关系三个方面,来分析和研究组织及其发展。另外,还引入了“内卷化”概念来对农垦组织改革状况进行描述。“内卷化”是一个可以用来回应、分析和解释许多层面现象和问题且尚未统一界定的概念,文中分别从经济层面有增长无升级,管理层面有汲取无控制,文化层面有惯习无突破来具体定性这一概念,归纳出基本的共性要素来进行相应的组织研究,使之成为本研究审视组织的重要理论工具。以上述结构功能主义与“内卷化”为基本理论支撑,两者在农垦组织的实证研究过程中最终达成有机契合,奠定了本研究的重要基础。本研究借鉴和使用结构功能主义的一些概念,如整合、分化、利益结构,制度学中的一些界定,如制度环境、非制度环境、成本效益的分析等,同时,将社会结构功能主义对系统的理解引入组织理论的理解之中,综合融通形成了三个层次的基本理论逻辑框架,研究整体思维进路为:组织的产生和发展与组织所处的环境是紧密相联互为影响的,总要随时空的变化而变化,在这个变迁过程中,当资源与利益分配失序时,组织的相关利益主体不能在现有组织结构功能体系下获得利益诉求的满足,就产生新的获利需求,进而推动组织变革以重获新的利益结构。具体到相应的变迁过程,则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不同的利益相关主体在利益结构的解构与重构行动分析,如组织的成本收益比较、相关主体利益属性的多元性、利益博弈中的取舍动机、组织资源依赖等,来辨析宏观环境变迁下的组织变化情况,以及组织结构功能转型过程中的内卷化约束条件。即农垦组织作为一种特殊公权力组织,它的结构功能转型与内卷化是以特殊公权力组织理性为前提,在既有区域资源禀赋的条件限制下,以渐变的方式呈现出组织整合与分化的演进过程,这个过程亦展示了组织变革结果与最初期望的悖离性,同时,相关的研究命题为下文的研究铺垫了理论基础。在实证方面,主要是从组织的形成环境与发生机制——组织结构功能演进——组织结构功能扩展过程来剖析云南农垦改制的组织变迁过程。云南农垦组织作为一种特殊的公权力组织,是建国之初特殊的国际和国内政治背景下的产物,它作为国家边疆管理的特殊手段,肩负着对地方整合与国家认同等政治社会功能。随着社会转型与发展,农垦组织也开始进行了相应的改革,其内容主要是改革传统的国有制和集权控制的资本组织形式,调整传统的国有所有制结构,使组织能够逐渐适应市场经济并转化为相应市场主体。这段时期农垦组织从结构与功能方面都发生了较大变化,本研究选取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农垦作为相应的实证样本。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组织的发展实效却往往并不符合其发展预期,农垦组织的演进过程就证明了组织发展的这一困境。随着宏观制度环境的变化,组织原有的优势随之解体,组织逐渐陷入“内卷化”困境,表现为组织结构层面的行政取向与部门复制化,以及组织功能层面的目标模糊与劳动收益的人均递减。自2007年末开始,组织再现重构的端倪,云南省政府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使组织重构步入了探索阶段。而这种组织结构功能重构的探索由于其关注点的不一致,使得云南农垦组织未能完全摆脱内卷化困境,获得组织结构功能的现代性。随着云南区域的经济社会的变迁,农垦组织需继续维持组织结构功能的比较优势,客观上要求进一步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相关结构体制、功能机制以及组织的社会影响力,满足区域民众日益增长的经济发展需求,建构农垦组织与当地发展的新场群关系。文章最后主要从内部与外部两种视角来探讨农垦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分别就新形势下农垦应有的功能与作用的进行讨论,从国家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层面,来寻求界定组织未来改革与发展的方向;继而深入组织内部,讨论组织本身的结构功能的逻辑形塑与安排,以及在今后发展中的完善途径;转向组织的外部环境建设,以组织发展的资源依赖与社会支持为对象,扩展分析组织与政策介入、与区域既有资源之间的互动机制和策略选择。
其他文献
农药残留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射线辐照技术作为降解农残的一种安全卫生的新型技术也逐渐应用到食品工业当中。本文选取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有机氯农药硫丹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中型高压三相感应电动机一直是电力行业的主导产品之一,随着近几十年工业的发展,中型高压电机被广泛应用在许多行业中。高压电机的起动过程一直以来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对象。与小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环境保护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汽车的排放性能的要求也日趋严格。在我国的汽车开发过程中,由于分工过细
自2002年萨班斯法案颁布以来,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及其有效性的评价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研究的热点。国外对内部控制的研究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而我国的内部控
不动产投资信托指委托人基于对受托人的信任,将资金委托给受托人组成信托基金,由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义,为受益人的利益从事不动产投资以获取利益的行为。不动产投资信托是近
本文是一篇聚焦于艺术管理学科理论的探索性研究论文。整篇文章从元理论出发,通过对元理论的哲学思想分析,提出了当前艺术管理学科理论建设滞后、缺乏理论元分析的现状。基于
建筑物区分所有权是一种新型的不动产所有权,其内容包括专有权、共有权和基于共同关系而产生的成员权。充分行使成员权能够有效调整和协调区分所有权人间的关系,使区分所有建筑
“金融自由化”一词源于19世纪70年代经济学家罗纳德·麦金农和爱德华·肖提出的金融深化理论。该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存在的“金融抑制”现象阻碍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要打破
目的观察兔失血性休克输注不同温度的复苏液时肠系膜微循环的变化特点,为临床复苏应用适宜的复苏液温度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健康新西兰雄兔32只,随机分为四组:假手术组、低温组
引进处所是介词"在"的重要用法,但是从先秦开始,引进处所的介词有很大变化。根据学者调查,先秦时期引进处所的介词主要是"於"。西汉时期"在"的用例仍然很少,到了东汉,介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