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孤儿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融合——以豫东S村为例

来源 :河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u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滋孤儿”是指自己本身是健康的,父母由于感染艾滋病毒,双方均已经去世的那些孩子。由于艾滋孤儿的父母是因卖血感染艾滋病而去世,使得他们不同于普通的孤儿,乡土社会对艾滋病的无知与畏惧让他们的身份被标签化,这些艾滋孤儿不仅要面临家庭的缺失和生存的危机,还要面临着社会歧视与社会排斥,处于日益被社会边缘化的地位。 本文沿着时间发展的顺序,将艾滋孤儿的社会排斥状况与社会融合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来考察,分别是散居的无助状态——民间组织的介入——政府统一收管。首先是在实地研究和个案分析的基础上,详细描述了豫东S村艾滋孤儿的生存概况,考察了艾滋孤儿的社会支持网络体系和社会排斥的状况,对艾滋孤儿所遭受的资源排斥、制度排斥、文化排斥、社会关系网络排斥的成因和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其次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以“关爱之家”和“东珍艾滋孤儿学校”为典型个案,探讨了民间组织力量主导下对艾滋孤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融合的功能和影响。最后通过以“阳光家园”为个案,阐述分析了政府力量主导下的艾滋孤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融合的状况。本文试图运用相关的社会学理论知识,分析研究艾滋孤儿的社会排斥与社会边缘化状况,进一步探讨如何把艾滋孤儿进行良好的社会融合,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有效的社会文化传递,提高他们的社会认同感并让他们更好的融入社会。
其他文献
本研究试图通过对G省LT县农村地区的调查,运用社会学的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个案访谈、文献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西部农村地区生育意愿与养老相关性的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
吴某,男,1985年3月16日出生,湖南省保靖县人。因家境贫困,小学毕业后不满16周岁即到浙江某市打工。2001年8月进入一个体加工户当注塑工。同年10月5日上午8时30分许,在操作注
期刊
汽车驾驶员的综合技能与行车安全有着密切的联系。提高机关事业单位汽车驾驶员的综合技能不仅有利于其自身的人身安全,也是机关事业单位财产安全的重要保障。为此,本文从机关事
本研究以人情、社会资本为指导,结合湖北中部一个普通农村-官桥村的情况来考察社会资本测量方法在中国这个有着特殊传统文化的社会的适用性,并依据自己的调查资料做出分析。
社区参与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南京市鼓楼区、玄武区等为研究对象,探讨依托城市社区参与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践。文章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_部分对研究的缘起、选
我国当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由乡村社会向城镇社会,由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变的巨大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很大的
该文是在一定乡村社会调查基础上所做的探索性实证研究,目的是对当前我国农业技术信息传播渠道的有效性评价提出一个分析框架.在结构/制度视角下,综合文献法、问卷法和访谈法
期刊
本文对国企改制前后劳资关系变化进行了研究。文章以闽中N市为个案,将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相结合,并运用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劳资关系理论、冲突理论和结构功能理论分析了国企改制
本文依据越轨行为的相关理论,通过问卷调查并辅以网络观察的方式,从行动主体——网民出发,考察网络虚拟社区的网民越轨行为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认为: 第一,当前虚拟社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