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人们探索教育信息化的同时,教育研究的信息化同样需要顺应时代的要求,寻找更具时代感的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学是教与学相互作用的过程,教学研究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交互作用,优化教学必然离不开教师与学生的交互过程。所以本研究旨在运用现代信息化方法对生物学课堂中的师生交互行为进行分析。本研究分别运用改进型S-T分析法和改进型弗兰德斯分析法(CliFIAS)对“一师一优课”初中生物学教学视频课例中的教学模式及师生交互行为进行分析。改进型S-T分析法对12个课例视频进行了分析,分别为3个部级优课,3个省级优课,3个市级优课和3个县级优课,通过S-T曲线分析图和Rt-Ch计算结果对各个课例进行分析,结果发现12个优课中有8个为混合型教学模式,3个讲授型教学模式和1个对话型教学模式,其中部级和省级优课均为混合型,市级优课中有2个混合型和1个讲授型,县级优课中有2个讲授型和1个对话型,由此得出混合型教学模式更适合初中生物学的教学。通过质性分析软件NVivo11.0运用改进型弗兰德斯分析法(CliFIAS)对教学内容相同的部级优课和省级优课进行师生互动行为的比较分析。通过对课例视频的脚本进行编码,在NVivo中进行编码带分析、节点覆盖率分析、编码个数比较和师生互动语言分析。发现两个优课课例中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评价反馈,部级优课中的教师对学生在课堂中的活动一直在积极给与正面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有明显变好的过程;而省级优课课例中教师对于学生回答的反馈虽然通过信息技术能够及时收集起来,但是并没有真正关注学生。通过对“一师一优课”课例进行S-T分析和CliFIAS分析,得出了几个对于一线初中生物学教师在课堂实践中需要注意的建议:1留出充足的自主活动时间给学生2丰富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兴趣3及时关注学生积极评价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