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中国正处于经济、社会的特殊转型时期,经济结构调整和利益格局变动导致了社会矛盾与摩擦的不断增加,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出数量显著增多,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愈发多样,后果日趋严重的局面,成为党和政府必须面对和认真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本文运用政治系统理论并参考政治传播学相关知识,从政治沟通的角度通过多样本案例对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内部、政府与民众、民众之间的沟通机制、途径、方法和资源进行剖析,具体分析各种沟通渠道的通道能力,各个主体的角色和地位,以及政治信息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传送效果和表现。最终勾勒出转型期中国政治沟通的运行现状。目前的中国政治沟通体系一元化特征明显,沟通渠道以执政党和政府干系为主,且以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居多。信访、法律等机构因其自身体系的不完备使其无法承载民众沟通需求。政治系统之外的民间组织、大众媒体都没有独立的沟通地位。因此导致的中国政治沟通主体的信息不对称和地位不平等,使民众要求无法顺利进入政治决策体系,进而影响公共政策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最终导致民众使用体制外方式表达利益诉求。本文结合中国政治沟通体系的现实问题,提出加强和完善现有党政沟通渠道,创造公共领域的表达空间,利用新媒介沟通形式等多种方式并行的对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沟通效果,促进主体之间对话,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