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作是社会和个体发展的基础,这里包含两层含义:从社会的角度看,工作是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础;从个体的角度看,工作是个体一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其它生活的基础。职业的需要到目前为止已经不是那么与时代发展同步了,这样就要求未来的教育应该更好地为个体未来的工作生活做准备,从而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创造财富。发展教育职业化的程度应成为评价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成就的新标准。 论文首先探讨了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的产生背景。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降低失业率,增强国际上的竞争力,英国政府自20世纪70年代起,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传统教育和培训制度的措施,于是,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应运而生。可以说,它是英国职业教育对二战以来因经济、教育、文化深刻变化而带来的各种挑战的一种应对。 其次,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是论述了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及其有关特征。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是一种突破传统学术本位(academics-based)的局限而推崇能力本位(capacity-based)的综合性课程,其目标是让学习者理解工作世界的结构与要求,同时为促进经济和工业发展并成为富有创造性的劳动者做好充分准备。当然,为工作做准备、选择工作、通过工作来广泛的学习,都是工作导向的。也就是说,这些主题都是工作导向的课程的一部分。 而形成工作导向的课程归纳为四个主要关系:经济、从学校到工作的过渡、课程与学生的相关性、受教育者的需求。然而,该课程的实践性的操作又受到许多复杂的因素所制约和影响的。 再次,论文介绍了英国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的具体实施形式以及其后续的发展。其中实施形式有以下几种:工作体验计划、职业准备课程、职业技术教育试点等。 最后,在对英国的工作导向课程理念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具体实施形式进行描述和分析的基础上,面对着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的发展以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