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中国威海港开通至韩国仁川港国际客货班轮航线,为威海市及经营公司带来了无限的商机和活力。威海市在短短几年内得到了长足发展,经营该航线的威东航运公司也由最初的租船经营,发展到自购船舶经营,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完美统一。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沿海各城市纷纷确立“以港兴市”的战略目标,自中韩两国1992年建交,中国丹东港、大连港、天津港、烟台港、青岛港相继开通韩国仁川国际客货班轮航线;2003年1月5日营口港开通至仁川港客货班轮航线;2004年4月19日秦皇岛港开通至仁川港客货班轮航线,使中国口岸到韩国仁川港客货班轮航线达到鼎盛时期。科学的分析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基础,通过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的分析,从而确定企业成立的可行性;通过对企业产业内既有竞争者间的竞争、新进入者威胁、替代品或服务的威胁、客户的议价实力、供应商的议价实力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了解这些竞争压力的基本来源,发现企业经营关键点,为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作为营口至仁川航线,成立之初考虑到的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但作为经营者,在认清航线社会效益的基础上,应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克服困难,利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航线生存的经济可行性,研究内外部环境、研究竞争者与合作伙伴,力求在经营上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将通过营口港至仁川港客货班轮公司2003-2004年度运营状况的分析,利用迈克尔.波特的五股基本作用力分析,研究确定该航线竞争、经营战略,打消各级人员的忧虑和观望,统一经营者的思想,并结合营口港集装箱发展的总体战略,确立营口港至仁川港国际客货班轮在机遇和挑战中的竞争优势和营销方略,为营口港在国际航线经营上探讨一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