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抱怨:基于框架的多模态叙事分析

来源 :福建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off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日常抱怨行为的研究不仅在健康心理学、市场开发、人际冲突管理等领域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对母语者抱怨行为的深度剖析也可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如Boxer(2010)所言,语言学习者需要知道如何抱怨以及应对抱怨来建立亲和关系(rapport)。本文提出“社交抱怨”(social complaint)这一概念,属于社交媒体中的日常抱怨,是引发互动的交际方式;抱怨的内容可以是经历的过往事件,也可以是投射的想象事件;抱怨受话人(recipients)可以是有针对性的目标群体,也可以是认知建构的想象群体,可以但不必然包含抱怨对象(targets);抱怨的表征形式具有图文并茂的多模态性。本研究的抱怨类别在面对面交际中往往归为间接抱怨或第三方抱怨,是缩小社会距离,建构自我身份和他人身份,建构实践社区的重要方式。然而汉语相关研究多以受话人为抱怨对象的直接抱怨为主,且多借助语篇补全测试获取非自然语料,对间接抱怨或第三方抱怨的人际功能研究较少;网络环境下的抱怨研究多以客户投诉性直接抱怨为主;网络环境下抱怨的多模态研究,就本研究文献资料显示,似乎尚未起步。本研究的抱怨行为以社交网络中的多模态自然语料为主,辅之以问卷和访谈获取元话语语料,以丰富汉语文化语境下的抱怨行为研究。具体而言,本研究以“社交抱怨”为研究对象,聚焦中国社会文化背景下半开放式社交媒体微信“朋友圈”,围绕以下三个方面设计研究问题:(1)朋友圈中的社交抱怨是如何借助多模态符号实现的?(2)朋友圈中的社交抱怨体现了哪些人际意义?(3)汉语母语者如何感知和评价朋友圈中的社交抱怨?本研究首先初步界定研究对象(第一章),随后通过综述抱怨相关研究(第二章)、建构分析框架(第三和第四章)、铺陈研究设计(第五章)、分析多模态自然语料(第六、第七和第八章),以及解析问卷和访谈语料(第九章),以层层递进的方式充分描述了社交抱怨的日常性和交际性,深度剖析了制约朋友圈交际的主导框架,最后总结全文(第十章)。文献综述围绕“抱怨”的定义、分类、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梳理了前人研究,并根据多模态语料中抱怨行为的特点梳理了有关调侃的相关研究,为本文基于交际功能提出的抱怨表征形式以及研究设计提供理据。本研究认为网络抱怨叙事是一种语用行为(pragmatic acts),需要从交际语境、交际媒介、交际资源、交际者身份定位和交际期待等多维度判断话语的语力和人际功能。本研究以跨学科视角建构分析框架,融合了叙事学、身份定位、网络参与结构、多模态研究,以及框架理论。鉴于研究问题性质和学术研究道德规范,本研究的设计方法综合了电子语篇的人物志语料搜集法,基于网络媒介的语篇分析方法,以及访谈和问卷,对这一语用行为进行多维解读,以质性分析为主,辅之以定量分析,以充分解释社交抱怨的图文框定机制,以及母语者对抱怨行为的态度和评价。本研究参考间接抱怨的分类,分别从抱怨自己、抱怨他人和抱怨情境三个方面,结合调查对象的访谈内容,呈现微信用户如何在半开放式语境中进行自我身份建构和人际关系管理。自然语料分析三个章节均从认知框架和互动框架两个层面展开,展现用户在故事框定层面如何通过抱怨内容和配图进行个人身份建构并引发人际互动,在互动叙事层面如何与合述者(co-tellers)协商关系身份和社交秩序。鉴于单张图片在语料使用中的普遍性(82.29%),本研究的案例分析以单图配文为主,也涵盖了仅以文字呈现或仅以图片呈现的语料,以充分描述和深度分析朋友圈中社交抱怨的表征形式与人际功能。在案例分析基础上,本文借助访谈和问卷的方式,从参与者视角考察母语者对这一语用行为的认知和解读,从而在宏观层面勾勒出支配社交抱怨行为的主导框架。问卷设计从对社交抱怨的认知、图文叙事的立场、社交抱怨的性别因素和交际相关等维度考察了这一语用行为的日常性和交际性,以及交际中的道德规约。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本研究认为社交叙事中的主导框架是一种社交契约(social contract),与交际者的社交期待息息相关,兼具认知与社会双重属性,在社交互动中体现为社交利他性(social altruism)的行为取向和社交身份(social identities)的动态协商。社交利他性包含三个层面的认知期待,即互济(reciprocity)、亲和(affiliation)、以及快乐(hedonism)。朋友圈用户的超然参与(detached engagement)和不拘小节(informality)两大元语用意识体现了汉语母语者对人际风险较大的交际行为有微妙的直觉领悟力,能够借助网络配置资源创造性地在话语博弈中寻求共情和个性。多模态资源的配合使用表明朋友圈的社交身份是为了展示社交自我。社交身份源自群体归属感和人际关系的动态协商。中国社会文化下的自我是“家文化”(如Chen 2019)背景下自我与他人的对立同一,是中国哲学中“礼”和“仁”的社交体现。网络社交中对社交权力的遵从,以及社交身份的协商,或隐或明地体现着社交等级秩序的建构。就本研究聚焦的朋友圈社交抱怨行为而言,以“和”为贵体现的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际集体主义(relational collectivity),有别于群体关系的集体主义(group collectivity)。这些具有社交认可的自我身份建构,重在充分展示叙事者的社交能力(social competence)。朋友圈用户通过自我呈现与亲和技巧,获取或有形或无形的社交回报,通过负面情绪的多模态再框定,实践着自我积极印象管理和和谐取向的人际关系管理。对社交抱怨的深度解读可以进一步丰富中国社会文化语境下抱怨的形成机制、自我身份建构和人际意义协商等相关研究;同时本研究的语料解读和理论反思也可为其他场合的交际形式提供分析参考框架。
其他文献
<正>10月15日,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论坛暨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发布大会在同济大学举行。“浙江宣传”公众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冬奥会报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荔直播”、银川市新闻传媒中心、“深圳卫健委”公众号、哔哩哔哩(B站)、八点健闻和“正面连接”公众号等十家机构入选“2022中国应用新闻传播十大创新案例”。
期刊
访谈是探寻历史真相的重要方法,以访谈方式获取的口述史料更是佐证历史的有效途径。在历史教学中引入口述史料,通过创设相关教学情境、设计历史活动课以及设计课后作业等方式,让学生在访谈、获取和分析口述史料中,与其他史料对比、互证,得出它与其他史料的不同和各自的价值,提高学生获取资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史料的水平,从而达到提升关键能力、培育核心素养的目的。
<正>2022年3月,陕西师范大学曹小曙教授、中山大学詹小美教授和王天琪副研究员联合主编的《全球空间与“一带一路”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付梓。丛书包括五卷,陆港卷分析了经济走廊、中欧班列、“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发展现状,解读了全球城市发展背景和物流绩效特征,探究了中国陆港空间格局及建设模式;海港卷探讨了全球港口体系架构及海运物流体量,阐明了中国港口体系布局及其在全球化进
期刊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但是频繁的海上人类活动、废弃物的排放以及海洋资源的过度开采等多种因素打破了黄海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黄海海洋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当前黄海沿岸各国对黄海治理的重视程度不高,治理方案陈旧。在黄海海域污染治理进程中,信息共享机制模糊,污染源控制与治理机制欠缺,履约和监督机制不健全。基于此,通过丰富黄海污染治理国际合作法律制度、明确信息公开和共享机制、健全资金保障机制、制定污染源控制与
在中医药的发展过程中,传承创新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在中药资源普查研究体系上通过对中药学教研室教学模式守正创新,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意义。
<正>疏离感是现代文学创作中经常表达的主体之一,通过刻画疏离感,文学作品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人际交往之间的桎梏和隔膜,可以反映一段历史时期内特定社会结构的精神风貌和价值诉求。本文旨在通过对《癌症楼》和《九故事》中的一系列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政治背景下人与人之间疏离感的异同,并对差异的原因做出相应概括。疏离感从广义上说,是指个体存在对社会存在的离异,是个体与社会的格格不入。现实生活中
期刊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的融合催生了大量的新兴产业,其中,出行领域的典型创新形式就包括网约车。网约车提供了移动定位(LBS)基础上的需求响应服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人们打车的便利性,同时也降低了车辆的空驶率。由于网约车与私家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居民的出行需要,在每一次出行场景中,居民至多只能选择其中的一种方式,因此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替代性。那么网约车的发展是否会改变居民对汽车的消
<正>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生活现象解释”是北京中考化学试卷中的一种题型。其命题意图是考查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现象的能力。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为:从微观视角理解宏观变化,从符号视角表征宏观变化,从物质性质角度解释、推断生活中的现象。以往的复习策略是教师准备导学案,学生进行知识点填空,师生归纳整理。如何在初三的复习课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呢?
期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但维系民族之魂的传统文化本根也必须紧紧抓牢。目前,技术手段日新月异,在充满机遇的新时代,非遗也应该抓住每一次机会进行自我突破与革新。不仅要让非遗“活起来”,还要尽可能地让它“走出去”。近年来,短视频平台以其碎片化、快节奏、沉浸式的特点迎合了广大受众的娱乐需求,迅速发展成为了人们业余生活中不可或缺的
行政法治现代化以及法治政府建设,既是典型的中国法政词汇,又表征着显著的世界秩序潮流。在与域外行政法治模式的互鉴互明中,行政法治现代化的中国主体性得以高度彰显,法治政府建设的中国实践性得以充分展现。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的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新道路,是中国式法治现代化新道路在行政法治领域的集中体现,蕴涵着深厚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并以法治政府建设作为鲜明主体实践特征。中国式行政法治现代化新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