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与光荣:工人阶级的心灵结构及其根源——一项关于JP火柴厂工人的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通过对JP火柴厂工人的走访调查,结合相关文献,分析得出了火柴厂工人的心灵结构:苦难与光荣。为了回答“苦难与光荣”这一“矛盾”的心灵结构源于何处,本文开展了对于特殊社会历史的考察分析。  本文认为,工人阶级的心灵结构——苦难与光荣,都是源于同一个力量,那就是“国家政治”。当时国家正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大批的工厂被建立起来,同时也造就了一个全新的工人阶级的诞生。工业化道路形成的工厂体制,由于生产力的落后,加上计划目标所带来的压力,工人被一种严格的工作制度限制在机器之上。同时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本身的缺陷,使得社会难以持续的繁荣发展,人们过着一种普遍贫穷的生活。而这也就造成了工人“苦难”的来源。  而如何去控制工人阶级以保证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相比用严格的制度限制工人阶级的身体,控制他/她们的“心灵”无疑是更好的手段。国家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更好进行,在全社会展开了一个心灵政治运动。国家首先用一种崇高的“共产主义”信仰对工人阶级的心灵进行重构,因为只有工人阶级的信仰与国家的发展目标相一致时,才能产生更大的生产力量,也能在主观上对国家的政策计划采取服从和认同。而这种“心灵”重构的微观技术,是体现在身份政治、工厂政治与社会生活政治中的,它是一个复杂的权力技术体系。  同时,工人阶级作为一个主体而言,面对强大的国家力量,它没有选择的空间,只能在这场社会主义建设和“心灵政治运动”中采取一种合谋的态度。这种合谋的态度可以使他/她们规避一些可能的社会暴力,也可以使他/她获得某些社会资源。“合谋”一旦形成,工人的工作和生活的意义便就被彻底的重新定义了,他/们是在进行一场崇高的信仰实践,而这一实践本身,也是工人在建构自我的构成,即将国家意志变成个体的自我属性。而这也就是工人“光荣”的来源,它与“苦难”是同一个逻辑过程。  而在改革开放后的现代化实践过程中,工人阶级的身份地位逐渐的发生改变,他/她们从一个受体制庇护的群体,到不断的被体制所抛弃走向分裂,工人阶级遇到了生存、身份和价值的困境。这一过程中夹杂了各种隐秘技术,来限制和消解工人阶级的发声。并且这一切在国家与资本主导的话语中,似乎都变得合理了,正如计划经济时代工人阶级被建构为社会建设的力量一样。
其他文献
城市社区居委会自上世纪成立以来,在实现居民自治、基层管理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基层社会管理不可替代的部分。居民作为居委会直接治理的主体,与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关系则显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研究了在柠檬酸 -柠檬酸钠缓冲溶液中 ,V(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茜素红 S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 ,建立了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测量微量 V( )的新方法。测定 V( )的线性范围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民工荒”与“短工化”并存成了当下众多企业和农民工不得不面对的一个进退两难的问题。本研究着眼于深化对新生代农民工离职现象的理解,系统探讨和解释影响新生代农民工的离
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是当下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现象。横亘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户籍制度及以此为根基衍生而出的制度体系,将城市和农村分割成遵循不同社会经济资源分配规则的两
1987年11月18日晚7点半,浓烟从一个手扶电梯下悄悄升起,仅过了几分钟,火焰就把这个迷宫般的通道变成了一个死亡的深渊。这场大火导致31人惨死在地狱般的伦敦皇家地铁站。其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农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失地农民作为农民中的一个特殊群体,数量迅速扩大。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失地农民总数将超过1亿人。而他
阿勒泰地区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有基层党组织2346个,党员33880名。欠发达的经济现状,使一部分农牧民党员和下岗职工党员生产生活困难,有的因本人或亲属患病导致家庭生活困难;有
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随着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价值观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由于独生子女政策的推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