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生物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设计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dy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对保护生态环境愈发重视,水中微生物失衡造成水生态污染的现象也更加普遍,微生物识别对于水质检测及污水处理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微生物识别方法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需要大型仪器、人工干预。针对上述问题,本文设计了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微生物数字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本文使用数字全息显微镜采集微生物图像,引入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分类计算,利用Tengine架构在国产嵌入式平台RK3399上部署精简的Goog Le Net-Lite神经网络算法,实现对微生物全息图像数据集的分类检测。对比传统方法,本系统在识别精度与速度上具有优势,并具有便携化、低成本的特点,满足人们的需求。论文首先分析了全息显微原理、全息成像光路和全息模拟算法等基础理论知识,并介绍了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和嵌入式相关原理技术。然后对系统的硬件平台、软件架构和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了设计。接着,本文设计了系统硬件平台,并实现了嵌入式平台下微生物全息图像的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最后对系统整体运行指标进行了测试与分析。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设计:首先介绍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基本工作流程。然后设计系统硬件平台,包括系统结构、光路与图像采集、计算处理核心及用户信息交互四个方面。接着设计系统软件架构,说明其软件运行规则。最后对系统核心算法即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算法进行了分析,其中包括数据集的建立、光学显微图像全息化计算、经典网络模型的对比分析及精简优化Goog Le Net网络四个方面。(2)全息显微图像分类系统实现:首先设计系统整体运行框架。然后进行系统硬件平台搭建,包括全息显微光路与主控制器两部分。之后详细说明嵌入式系统软件平台搭建,包括系统固件烧写,系统环境配置,嵌入式平台Tengine网络框架构建及ACL加速库移植。然后训练PC平台下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最后设计了嵌入式平台移植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具体方法。(3)系统指标测试及结果分析:主要测试了不同环境下算法运行指标、嵌入式平台算法运行效率、系统自采数据集。在不同环境的测试下,Goog Le Net-Lite网络模型获得了较高的准确率与运算速度。在嵌入式平台下Goog Le Net-Lite达到准确率94.15%的同时保证了高帧率,满足系统需求。最后对比传统方法,本系统在识别速度、便携性与成本控制上具有优越性。
其他文献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工作。第一部分是利用COSMIC掩星资料确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的研究,第二部分是高光谱遥感通道选择算法研究。在第一部分中,本文提出了一种确定边界层高度的新方
随着经济全球化、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有更多的外国企业进入到了中国市场,因为中国开放二胎政策,有些企业开辟了儿童、亲子装系列,通过销售儿童服装进一步带动销售成人的服装。但是新系列给企业带来了新挑战,这方面是他们不曾涉及的领域,那获取准确的需求信息对他们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企业作为上游的制造商很难获得这部分信息,而下游的零售商虽然更接近消费者,但是需要付出一定的预测成本来获取、分
随着银行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测试作为软件生命周期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降低测试成本、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银行纷纷引入了自动化测试工具。自动化测
智能化目标检测在机器人导航、智能视频监控、工业检测等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为提高智能化目标检测的准确性和精确度,论文针对图像降噪算法、基于候选区域的目标检测算法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由此,海洋渔业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作为农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渔业经济既面临渔村振兴的重大机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由传感器节点之间通过无线通信自组织的通信网络,该技术构成了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应用场景涉及军事、医疗、农业、地质等广泛的领域。为了应对无线传感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往不能完全治愈甚至是无法医治的各种疾病逐渐地得到了完全的医治。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尚且无法医治的疾病,甚至还没有确切的诊断标
城中村作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特殊产物,已成为现代城市发展中极不协调的因素,对城市形象、城市治安与环境、城市居民生活、城市社会和谐与稳定等都会产生负面影响。随着城市
本选题试图突破以往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站在情报学角度,应用文献计量以及相关的情报分析方法,以《云南丛书》更好地开发利用为目的,对《云南丛书》的内容和实际价值进行深层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云南丛书》的开发利用问题进行探讨。论文就理论意义而言,为《云南丛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就现实意义而言,为《云南丛书》在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开发利用提供了一定的解决思路和方法。通过研究,本文力图
大型海洋基桩是近海海洋结构物桩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为内外壁光滑的薄壁长圆筒钢桩,其起吊作业一直是海洋结构物施工建设工程中的一大难题。本文通过对现有各类型的大型海洋基桩吊具的结构特点以及夹持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现有基桩吊具往往对基桩管壁进行单侧夹持,基桩易发生较大的受力变形而且吊具对同一规格不同管径的基桩的适应性较差。针对这一现状,本文以IHC公司的双边海洋基桩吊具为蓝本,提出一种“内外夹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