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膳治疗产后缺乳的基础理论研究

来源 :江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题通过对古今中医药膳与食疗等相关文献的搜集与整理,针对产后缺乳这一产后常见疾病,在学界前人的认知基础上,整理产后缺乳的证型分类及常见治疗方法,并通过对搜集的古今药膳方中药材、食材、烹饪手法及药膳剂型的具体分析,展开对中医药膳治疗产后缺乳的基础理论研究。方法:反复翻阅《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饮膳正要》等经典古籍,对中医及中医药膳理论知识进行系统巩固,打好论题研究基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妇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妇科疾病诊断标准:(1)产妇产后分泌的乳汁量少甚或全无,不足以喂养婴儿;(2)乳房松软,无胀痛感,挤压乳汁点滴而出,质稀,或乳房丰满乳腺成块,挤压乳汁疼痛难出,质稠;(3)排除因乳头凹陷和乳头皲裂造成的乳汁壅积不通,哺乳困难。在对此标准的认知基础上,阅读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医药在线等数据库关于产后缺乳的研究文献,运用知网可视化分析,得出以“产后缺乳”和“中医”为关键词的文章发表量年度趋势图和相关研究的结构组成图,再采用citespace5.7对所选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中医治疗产后缺乳的研究热点;精细阅读《傅青主女科》、《妇人良方大全》、《太平圣惠方》等经典古籍、中华医典(第5版)中的古籍原文及各大数据库中的文献资料,手工检索出从东汉至今有关产后缺乳的药膳方,进行收集、筛选和整理,建立相关Excel数据库,运用Access工具对数据库中的药材、食材、烹饪手法、剂型、证型分类等进行了数据分析,通过分析药膳方中的组方用药与药食配伍的原则和特点,研究中医药膳在治疗产后缺乳时运用的基础理论。结果:1.西医认为,乳汁分泌不足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及胰腺等功能不全或激素分泌不足及人的情绪关系密切。中医认为产后缺乳与气血不足、肝郁气滞、痰气壅阻、肾精不足、肾阳虚弱、脾胃虚弱、气阴两虚、肝肾阴虚、津液枯竭都有联系,且不同的证型往往有不同的伴随症状。产后缺乳的证型包括常见证型:(1)气血亏虚型(2)肝郁气滞型;其他证型:(1)痰湿壅阻型(2)津液枯竭型(3)瘀血阻滞型(4)肝肾阴虚型(5)肾精不足型(6)肾阳虚弱型(7)气阴两虚型。产后缺乳的治疗以中医为主,常见的中医治疗方法包括穴位按摩、中药内服、针灸及药膳治疗。其中药膳治疗具有辨证施膳、口感与功效兼顾的特点和优势,在治疗产后缺乳极为常见。2.中医药膳治疗产后缺乳由来已久,在遵循药膳治疗的基本理论与原则的基础上,有着显著的疗效。药膳是产后缺乳常见的有效治疗方法之一,通过手工检索古籍、专著、中文数据库中的期刊文章等文献资料,收集并整理其中治疗产后缺乳的药膳方,从药材、食材、烹饪手法与药膳剂型的使用,分析其中的组方用药及药食搭配特点及规律,总结中医药膳在治疗产后缺乳时运用的基础理论。中医药膳治疗产后缺乳时,(1)在选用药材方面,体现了“女子以血为本”的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药膳对症用药的特点与辨证施膳的原则。(2)在选用食材时,体现了中医药膳治疗疾病时遵循的相须为用的配伍理论。(3)在烹饪手法与剂型的选择上,体现了中医药膳注重疗效、兼顾口感的特色及原则。3.在以上研究结果的基础上,针对产后缺乳这一产后常见病,总结中医药膳治疗该病的常用药膳方用药组成和药食配伍,利用学校中医药膳研究室的条件,进行甲鱼乌鸡汤、海带佛手浆、贝母陈皮猪蹄煲等药膳成品制作。为了检测药膳的口感,随机选择一些在校学生针对成品药膳的色、香、味及品尝后的感觉进行了简单的问卷调查。结论:产后缺乳是临床常见的哺乳期疾病,且易引发乳痈等其他乳房疾病的发生。该病病因病机复杂,证型分类较多,临床治疗以中医治疗效果为主。产后缺乳作为哺乳期疾病,治疗对象特殊,对其治疗要求疗效与口感俱佳,方便日常坚持服食,中医药膳相比与穴位按摩、针灸、中药内服等方法更加具备优势。结合文献资料,通过研究收集、整理到的东汉至今治疗产后缺乳的药膳方剂,分析其中的组方用药和药食配伍规律,并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下,制作了几款符合理论指导的成品药膳,期盼为产后缺乳的药膳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为中医药膳治疗产后缺乳的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指导与临床实践的帮助。
其他文献
<正>情境创设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造一定生活背景或故事背景,引发学生一定的情绪和情感,体验和提升积极情感的教学方式。情境创设能为学生提供快乐、积极的情感体验,促进认知的效率和深度。在情境创设中,由多个相关联的情境组成的系列情境即为情境链。通过运用情境链,让学生置身于大背景中,并在一个一个相关的情境中,一步一步地按照情境的发展变化进行学习,既能避免单一的语言情境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期刊
随着数字科学技术在我国的创新发展,依托数字科学实现数字经济崛起成为地方发展转型的关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数字技术,为明确“区块链+人工智能”的数字经济发展路径,结合吉林省实际情况进行论述。研究结果显示:“区块链+人工智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数字经济活力,促进国民经济各部门综合效能的提升,对于充分发挥数据生产要素作用、推进新发展理念下吉林省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主要路径则体现在:
5G NR室分场景,室内室分站采用与室外宏站相同频率部署,导致室分边缘干扰较大,影响室内室分站的性能。为了降低室外宏站对室内室分站的干扰,首先通过理论分析研究和外场测试验证确定干扰情况,分析干扰因素;然后提出室内外同频组网建议,通过传统和创新的工程技术手段抑制室内外同频干扰,提升室内外同频组网下的5G NR网络性能。
游戏产业是数字出版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发展数字经济、建设数字中国的任务,也承担着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当下,国产游戏成为文化传播的新载体,国产游戏出海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途径。以国产游戏出海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外传播为切入点,采用SWOT分析法探析传统文化对外传播视域下国产游戏出海的优势、劣势、机会与威胁,并分别从政府、行业、企业三个层面提出创新发展策略,进而为数字化时代中华优秀传统
<正>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必由之路。中国五矿提出建设“五型五矿”,其中“数字五矿”是打造世界一流企业、提高管企治企能力的关键手段。作为中国五矿和中冶集团旗下唯一一家以冶金运营服务为主业的子企业,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冶宝钢)发挥海量冶金运营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传统产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城市化战略的不断推进下,人们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为顺应信息时代及社会多元服务市场的发展,智慧城市理念应运而生,借助数据信息实现数字化的整合与服务,提高城市管理的便捷性。基于此,该文以大数据为切入点,分析智慧城市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从政务、民生、企业和人才队伍4个方面,探讨智慧城市的建设路径。
塑料是石油化工的重要产品,是现代文明重要基础之一。废弃塑料的不合理处置是导致“白色污染”主要诱因,造成了严重的环境危害。因此,对废弃塑料的合理回收利用,提高碳资源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由废弃塑料选择性裂解制备液态燃料技术,不仅可以满足废弃碳资源的再利用需求,还可以实现废弃塑料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具有良好的前景。其中,聚乙烯(PE)为最难降解的塑料之一,是废弃塑料裂解再生领域的一大挑战。目前,虽然
游泳训练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体能训练、技巧训练、智能训练等。对于有一定基础的游泳爱好者而言,快速提升游泳技能的办法是在掌握基本游泳理论知识后,进行长期的训练并保证身体素质。但是,正规游泳运动员对游泳的各项环节都有十分严格的要求。因此,需要利用现代化技术对游泳过程进行技术上的优化。中国国内游泳界当前的情况是,大部分游泳教练依然沿袭过去的游泳授课模式对运动员进行动作上的示范训练,或者通过动作讲解的方式向
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新时代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红色资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而大数据技术与红色资源的深度融合是新时代下红色资源传播的现实需要。本文通过研究河南省红色资源的内容,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红色资源的传播中,同时为红色资源更加有效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些参考。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想取得“润物无声”的效果,必须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本研究在介绍本土红色资源概况的基础上,指出本土红色资源运用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各学段思政课教学实际情况,提出创新本土红色资源教育教学模式、加强本土红色资源“三进”力度、提升本土红色资源的吸引力、保障本土红色资源有效衔接等对策,以充分发挥本土红色资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中的教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