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探讨李京涛教授治疗肝癌TACE术后用药规律

来源 :陕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检索2019年10月至2022年1月导师李京涛教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肝病医院住院部HIS系统收治的肝癌TACE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与中药处方,运用数据挖掘技术与网络药理学分析,总结出导师治疗肝癌TACE术后的用药规律及导师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肝癌TACE术后用药以及研发肝癌的新中药制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对治疗肝癌TACE术后的处方进行规范整理,运用Excel 2016、SPSS Statistics22.0、SPSS Modeler18.0、Cytoscape等软件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和组方分析,包括基本信息、四气五味归经、用药频次分析、高频次用药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以及网络展示,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核心药物治疗肝癌TACE术后的潜在机制,构建靶基因-信号通路关系网络。结果:在144例肝癌TACE术后患者中,其中男性108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33岁,年龄最大85岁,平均年龄54.68岁。关于药物的属性,性温38%、性平20%、性寒35%、性热、凉共7%。五味以甘、苦、辛三味为主,百分比为:34%、33%、19%。药物归经使用情况,前六位的依次是脾、胃、肺、肝、肾、心,脾经占比达17%。从144例患者中医处方中共提取出161味中药,使用频次在10次以上的有38味,居前20位的依次是黄芪、茯苓、川芎、党参、白术、陈皮、甘草、黄芩、鳖甲、赤芍、麦芽、丹参、枳壳、郁金、柴胡、薏苡仁、玄参、莱菔子、山楂、牡蛎。将最小支持度设置为33%,最小置信度设置为80%,共导出“白术→茯苓”、“茯苓→白术”、“党参→柴胡→黄芩”等20条关联规则。使用网络化展示各药物之间的关联,选用弱/正常/强链接方式,对高频药物关联性进行网络展示。运用SPSS Statistics 2.0对处方中24味高频中药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得到5组聚类处方。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提升度越高说明该药组存在的可靠性越强,最终确定“党参-柴胡-黄芩”为核心药组,并利用网络药理学分析对其治疗肝癌TACE术后的潜在机制进行预测,获得干预肝癌的关键靶点为:TP53、AKT1、JUN等,主要通路为:癌症通路、前列腺癌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导师在用药药性方面以温药、平药、寒药为主,药味分别以具有能补、能行、能泻的甘、辛、苦三味药味为主,与虚为先的病机相符。善用疏肝健脾之品,补脾以黄芪、党参、灵芝、山药、甘草等为主,疏肝擅用柴胡、香附、麦芽、郁金等;其次,对于肝癌TACE术后形成的痰湿、瘀血、湿热等病理产物,以对证治疗为主,对于瘀血阻络证,选用三七、川芎、赤芍、丹参等,对于湿热疫毒证,选用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边莲、黄芩等清热解毒化湿之品;最后,导师认为肝癌久病患者再加介入所使用的栓塞剂及抗肿瘤药物,使患者形体皆惫、虚损至极,此时当以血肉有情之品才可进补一身精血,常选以龟甲、鳖甲、阿胶、牡蛎等。然后利用网络药理学对“党参-柴胡-黄芩”核心药组治疗肝癌TACE术后的潜在机制进行预测,筛选所得到核心靶点、关键成分、信号通路与目前肝癌研究的机制具有一致性,一定程度上表明核心药组成分预测靶点的准确性,体现了核心药组是通过多种成分干预多个靶点进而干预肝癌的发生发展。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旨在了解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现状,分析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独立预测因素,构建并验证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预测模型,为术后谵妄高危患者识别、预测及制定相关的预防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1.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的现状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收集西安市中心医院骨科2016年12月至2020年7月的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数据作为模型训练集,以谵妄评估量表(The Conf
学位
目的: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选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作为实验动物,通过比较电针足厥阴肝经太冲穴、足少阳胆经丘墟穴与非经非穴组大鼠的动脉血压、血清中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肾上腺素(epinephrine,E)含量、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i,NTS)内α2A-AR(
学位
目的:调查了解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自我效能感、恐动症及体力活动的现状,分析各变量的影响因素,探究自我效能感在膝骨关节炎患者恐动症及体力活动中的中介效应。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研究。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咸阳市305名早期膝骨关节炎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个体特征因素、恐动症、自我效能和体力活动情况,其中恐动症采用恐动症TSK量表进行评估,自我效能情况由关节炎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评估,体力活动采用国际体
学位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初步探讨蛴螬干预CNV的作用途径,通过构建蛴螬干预CNV作用的靶点网络及富集分析、分子对接等方法,从系统生物学的角度初步分析蛴螬干预CNV的分子作用机制。采用HPLC法对蛴螬进行质量控制,并对蛴螬水提工艺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蛴螬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获得蛴螬中主要化学成分,运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绘制上述化合
学位
目的:1.采用循证医学方法,系统评价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2.利用数据挖掘相关软件统计分析中药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中药用药规律及特点,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1.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MB)、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 Fang Data)等数据
学位
目的:观察长蛇灸防治阳虚证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从而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将入组的92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予患处涂擦卡泊三醇软膏(早晚各1次),连续治疗40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长蛇灸治疗,三伏天每10天1次,共治疗4次。比较两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PASI评分、DLQI评分、阳虚证候评分,从而评定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学位
目的:分析比较过敏性紫癜(HSP)儿童和健康儿童外周血中细胞因子IL-2、IL-4、IL-5、IL-6、IL-10、INF-γ的相对表达量;比较不同细胞因子在HSP组风热伤络证、湿热痹阻证中表达水平的差异,从实验室的理论数据出发,探讨几种细胞因子与中医证候积分之间的相关性,为准确进行中医辨证及其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1)此次研究共纳入2021年2月~2021年11月在西安市儿童医院中西医结合科
学位
研究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五苓散治疗老年期痴呆的潜在活性成分及相关通路,进一步揭示其作用机制,为五苓散治疗老年期痴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通过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导师胡镜清研究员用五苓散加减治疗老年期痴呆的医案,利用Excel软件建立研究数据库,并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数据规范。以每一个医案为共现依据,分别构建证候、症状、舌脉、治法、方药的矩阵数据库,采用Spss
学位
目的通过观察加味生肌玉红膏对湿热型肛瘘术后创面炎性因子TNF-α及AQP3水通道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湿热型肛瘘术后创面愈合过程中炎症信号通路与水通道蛋白的关系,论证中医“煨脓长肉”法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分子机制,为加味生肌玉红膏在临床的应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将70只SPF级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凡士林组),对照组(康复新组),实验组(加味生肌玉红膏组),PDTC+模型组(PDTC+凡士林组),
学位
目的:对非痴呆血管性认知障碍(VCIN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血脂水平与VCIND的关系。对比Mo CA量表与MMSE量表在筛查VCIND的各自优劣,探索VCIND患者神经心理学量表中认知损害的特点,探究VCIND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及其与认知损害特点之间的关系。同时分析VCIND患者神经影像学病灶部位、数目与认知损害特点之间的相关性,从而为临床筛查、预防及诊治血管性认知障碍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