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太平洋冬季大气低频变化及天气尺度涡旋的作用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xuan_hu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1948~2016年的NCEP/NCAR逐日大气再分析资料,采用多种气象诊断方法,本文研究了北太平洋冬季大气的低频变化及天气尺度涡旋的作用,并对低频扰动移动性演变特征的主要影响因素——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定常波的变化及其对风暴轴的影响进行了讨论。主要结论如下:北太平洋冬季大气的低频变化表现为周期约24天的传播型振荡,低频扰动起源于副热带中东太平洋,其后迅速向东北方向传播并发展加强,在阿拉斯加湾上空达到最强后向西移动,最终在欧亚大陆东北部消亡。该低频振荡的传播能够对中高纬度地区的AL、NPO、PNA以及WP型遥相关产生影响。北太平洋冬季典型的天气尺度涡旋模态——西部型天气尺度涡旋的强度变化具有显著的低频特征,伴随其强度变化,在各涡旋中心轴线以南,高频Rossby波能量向东南方向频散,汇聚于副热带中东太平洋洋面,有利于大气低频异常扰动的形成。北太平洋冬季对流层低层位势高度定常波是低频扰动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定常波具体表现为AL定常波,其强度变化与阿拉斯加湾暖区温度以及黑潮及其延伸体区域表面热通量的释放之间存在密切关系,AL定常波与阿拉斯加湾暖区温度之间存在正反馈机制。同时,AL定常波的强度可以影响中纬度大气斜压性以及基流与瞬变扰动之间的斜压能量转换,对风暴轴纬度位置的变化产生作用。
其他文献
南沙海域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研究该海域大气边界层结构特征具有非常重要的科研价值和实际应用价值。海气界面的动量交换直接影响着大气边界层结构,而风场和海浪场在动量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输配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成为居民持续供电的基本保障。然而,因自身老化、环境因素等造成的输配电线路故障不可避免。研究表明,输配电线路40%-70%的故障是由雷击引起的,提高雷声识别方法的准确度是目前电力系统的研究热点。但输配电线路运行环境比较复杂,大部线路需要经过高原、平原等野外区域或商业区、工业区、居民区等城乡结合区域,在这种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采集的雷声信号伴随着多种
近两年,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广泛应用于娱乐和教育领域。但是在使用VR的过程中,体验者会出现一些类似于晕车或晕船的不良反应。这些不良
针对我国林木资源质量不高、病虫害影响较大等因素研究者提出对靶施药概念。20世纪初期,西方学者将装备与对靶施药概念结合达到精准施药的目的。现阶段为提高施药效率、减少环境污染,精准施药已成为林业病虫害防治的核心理念,尽管目前已达到精准施药的目的,但药液作用于树干后的行为如何还需要进一步研究。面向树干精准高效施药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喷嘴参数;雾滴抵达目标作物前的运动方式;树干表面特殊纹理特征。针对前两个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脸识别技术被广泛应用在门禁系统、公共安全、消费娱乐等领域。人脸识别算法可以分成传统方法和深度学习方法两大类,目前主流的人脸识别算法
县级林业局作为基层林业主管部门,建立网站有利于宣传林业、提升林业治理能力、推进林业信息化发展。目前全国约有2800个县,中国林业网下仅建有县级林业局门户网站860个,也有
黄栌(Cotinus coggyria)为漆树科黄栌属的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广泛生长在中国的东部、西北地区和欧洲,是中国重要的观赏红叶树种,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研究立地条件,空间结
随着科技及现代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对于力的测量以及分析都至关重要,需要对力的变化能够随时测量以及监控。压电力传感器在静动态测量中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开展测力单元测试
随着传统锂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应用,其生产成本随着原材料的紧缺不断增加,同时还存在起火和爆炸等安全隐患。以钠离子固体电解质为核心的二次钠电池体系,较传统锂离子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低成本等优势,应用在能源领域潜力巨大,但低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的钠离子固体电解质限制了二次钠电池体系的大规模应用。组成为Na3Zr2Si2PO12的NASICON结构固体电解质具有较高的离子电导率和稳定性,是最有应用潜
近来,知识图谱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单个知识图谱很难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而不同知识图谱之间存在冗余、异构等问题,因此知识图谱融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