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标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现

来源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dong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浮标具有易布放、低成本、对水声信号的噪声干扰小等优势,是作为水下传感器网络的水面节点的不二之选。但海洋浮标存在能源消耗、外形体积的限制,制约着浮标功能和通信性能的发展与提升。论文以浮标卫星通信系统为背景,以系统低功耗和小型化为目的,针对控制软件的低功耗管理功能、利用姿态传感器实现天线小型化、通信体制的设计实现这三个问题展开探讨和研究,提升了浮标卫星通信系统的实用性、隐蔽性和可靠性。论文设计了基于ARM控制板的浮标低功耗管理系统,由ARM控制板实现各模块设备间有条不紊的数据通信和基于低功耗的系统控制策略。通过嵌入式Linux技术和合理的软件算法,根据卫星过顶时间,实现分时、分区、分模块的休眠、唤醒;在正常工作时,有条理地完成调制解调板、北斗/GPS模块、电源管理模块与ARM控制板之间的数据、指令传输功能。论文提出使用MEMS姿态传感器实现卫星通信性能的优化。通过MEMS姿态传感器和多传感器融合技术解算出浮标姿态,并将姿态信息作为波束控制的依据,以减轻对天线波束宽度的要求,有利于设计出高增益、小型化的卫星通信天线。在波形存储法和非相干一比特差分解调法的GMSK调制、解调仿真基础上,研究了GMSK发射机的FPGA实现,并重点概述了在FPGA上通过波形存储法实现GMSK调制的难点,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该发射机的功能。针对浮标卫星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探讨研究及成果验证,不仅对研究更具实用意义的低功耗、小型化通信浮标具有参考价值,也为工程中研发浮标通信系统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其他文献
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九十年代兴起的、目前在理论和应用研究方面都十分引入注目的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是自动识别技术在无线电技术方面的具体应用和发展。RFID技术具有数
生物认证技术是基于人们本身固有的生理和行为特征的自动身份识别技术。而人脸识别作为人与人之间可辨识的最直观和重要的生物特征,成为目前生物特征识别中最受人们关注的一个
PowerPC处理器功能强大,不仅集成有大量通信协议,而且许多通信接口都可以软件编程实现,是通信领域最常用的高端处理器之一。飞思卡尔公司生产的PowerPC系列网络处理器以其功能强
无线多跳网络中,源节点的数据通过多个相邻的无线节点,以多跳转发的方式发送到目的节点。目前无线多跳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军事和民用移动通信中,但随着无线多跳网络的广泛应用,
G-6-PD缺乏症是一组累及全球约4亿人的遗传性溶血性疾病。也是中国南方高发的一种遗传病。G-6-PD缺乏症能致许多疾病,如某些药物或食物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严重的慢性非球形
网络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通信技术的综合化、数字化、智能化和个人化,使得在单一网络平台上实现语音、数据、图像等多种业务成为可能。与数字化的图像处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和带宽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高速互联网带来的便捷丰富的信息资源。可获取的网络资源从原来的文本信息,到现在的各种信息量丰富的图片,flas
无刷直流电机(BLDC)因其控制特性好、寿命长、无换相火花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近年来,无位置传感器的无刷直流电机(Sensorless BLDC)因其结构简单、体积小、性能稳定,同时保持有位
金属天线发展到今天,其技术已日臻完善。但是,金属天线也有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缺点。常规金属天线通常由良导体材料制作,其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很强,有很大的雷达散射面积(RCS),从而在军
近年来,高性能计算蓬勃发展,从单纯的科学计算,到信息服务,再到工业和制造业,高性能计算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存储子系统的IO性能和处理器的执行速度,是制约高性能计算系统性能提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