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外国人渴望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汉语热”持续升温,为对外汉语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一门语言教学,更是一门文化教学,民俗文化又是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跨文化交际中,民俗文化是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文字的形成,词汇的发展,惯用语的运用等等无不受民俗文化的制约,所以说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是民俗文化交流的过程。这就对对外汉语教材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在对外汉语教材中要渗入民俗文化知识,使教师在教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依据。在现有的对外汉语教材中民俗文化都有不同程度的涉及,但比例都比较小,教材在民俗文化内容的选取,民俗文化教学目的的体现,民俗文化的内涵揭示等方面都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教材中民俗文化的编写足以引起重视。对外汉语教师也必须具有良好的文化素养和相应的跨文化知识,做好沟通世界和传播中国文化知识的桥梁。鉴于以上原因,本论文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笔者在前人研究基础上,对民俗文化的定义进行归纳,对民俗文化项目进行归类,归类方法有利于下文中对教材中出现的民俗文化内容进行整理,并指出民俗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作简要介绍,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民俗文化项目进行考察并作简单的统计,发现其初级、中级、高级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编写的不同。本论文的最后一部分通过对《发展汉语》综合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选用的分析发现其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编写的现状和不足,并对此教材中民俗文化内容的编写提出建议,提出民俗文化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原则,从民俗文化教学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师提出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