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搜集各医家对针刺治疗心悸的选穴,通过统计学分析,归纳并探讨针刺治疗心悸取穴规律,指导临床治疗。材料与方法:材料:本文研究材料主要来自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针刺治疗心悸相关文献,发表时间为1993年5月-2020年5月。方法:根据检索策略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医学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等数据库检索,检索文献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纳入文献分析。本文将近20多年现代期刊文献中的针刺医治心悸腧穴处方的材料进行大量地收集和梳理,通过对数据的整理,总结出针刺治疗心悸的取穴规律。结果:1.针刺治疗心悸的穴位统计:频次排序前10位的分别为内关、心俞、足三里、神门、膻中、厥阴俞、三阴交、巨阙、郄门及关元。2.针刺治疗心悸证候统计:共包含23个证候,频次排序前5位的证候分别为瘀阻心脉证、心气虚证、心阳不振证、痰浊壅盛证、心阴虚证,其中以瘀阻心脉证频次最高。3.穴位关联排名前5的配伍为:“心俞-内关”、“足三里-内关”、“神门-内关”、“膻中-内关”以及“厥阴俞-内关”。4.针刺治疗心悸常用穴位聚类分析可分为以下聚类群:第1类为内关、足三里;第2类为心俞、厥阴俞;第3类为膻中、巨阙、心平;第4类为神门、三阴交;第5类为郄门、丰隆、关元、气海、太溪、脾俞、肾俞、膈俞、血海、太冲、大陵、间使、公孙、通里、合谷、心区、中脘、肺俞、阿是穴、胆俞、肝俞。5.针刺治疗心悸穴位复杂网络分析结果提示内关、足三里、心俞、神门、膻中、厥阴俞、三阴交、关元、巨阙、脾俞是网络中排名前10的节点,其中内关穴排名第一,为最重要的核心节点。6.针刺治疗心悸中医证候与穴位关联规则分析:频次前5位的分别为“瘀阻心脉证-内关”、“痰浊壅盛证-丰隆”、“心阳不振证-内关”、“心气虚证-内关”、“痰浊壅盛证-内关”。结论:1.针刺治疗心悸常选用的主穴为内关、足三里、心俞、神门、膻中、厥阴俞、三阴交、关元、巨阙、脾俞。2.针刺治疗心悸证候中瘀阻心脉证最为常见。3.内关穴为针刺治疗心悸的核心穴位,瘀阻心脉证、心阳不振证、心气虚证、痰浊壅盛证均可取内关穴;此外,穴位配伍也常取内关穴配心俞、足三里、神门、膻中、厥阴俞进行心悸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