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包络方法的我国商业银行效率实证研究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sq789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我国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来看,银行业是金融产业的核心。英国的《银行家》杂志每年将对全球的商业银行进行评比,按照其设定的标准评选出全球1000家排名靠前的商业银行。在2010年中国的商业银行有84家上榜,四大国有银行排名靠前,分别跻身第7、14、15、28位。英国《银行家》杂志进行排名的依据主要是资本实力,较强的资本实力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具有进行大规模借贷的能力,并且能够承受较大冲击力。从2010年英国《银行家》杂志的排名研究报告中也可以看出,在一级核心资本等反映商业银行资本实力的指标方面,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业并不逊色,这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整体规模与实力较强。但与发达国家的商业银行业的盈利能力与盈利效率相比较,我国商业银行业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对于我国来说,无论是理论意义还是现实意义,针对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都非常重要。本文的研究的对象是我国的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研究的时间区间选择为2003年至2008年,时间期间的选择包括了商业银行的上市阶段,研究的侧重点放在从微观的角度考察商业银行的效率。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数据包络方法,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选择商业银行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在实证研究中选择数据包络方法理论模型中的BCC模型和成本效率模型进行商业银行效率值的实证计算。本文所选取的13家样本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因此根据实际的测算结果本文对13家样本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取平均值,将其视为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平均效率情况进行分析。针对商业银行本身效率值表现,本文在比较研究中主要遵循两条分析路线进行,一条路线是对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进行排名,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最终找出原因,另一条路线是对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效率差异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在结构上,本文共包括五章。第一章导论阐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学者在商业银行效率问题方面的研究情况做了综合叙述和评论,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本文的逻辑体系和研究框架,为全篇的研究奠定基础。第二章阐述了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方法。首先是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界定,关于效率的理解本文引用了西方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帕累托以及我国经济学家樊纲对效率的定义,在效率的分类理解上本文介绍了Farrell的效率框架理论。其次对商业银行的性质以及商业银行效率进行了定义,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分类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之上,本文介绍了学界广泛使用的对商业银行效率进行测度的方法,包括财务指标方法、参数法以及非参数法。同时本文对这三种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三种方法各自的优缺点。根据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特点以及数据包络方法作为非参数法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方法所具有的优点,本文将数据包络方法作为研究的方法。这部分内容为本文使用数据包络方法分析商业银行效率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持。最后,介绍了数据包络方法的基本理论以及实证模型,本文针对所使用的模型介绍了使用DEAP软件作为工具的实现过程。第三章对我国4家国有商业银行和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值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内容安排上,首先是介绍了本文选取的样本商业银行所具有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来源。其次是按照数据包络方法的理论对投入产出指标体系的建立方法进行了介绍。本文对已有的文献进行了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在研究商业银行效率问题时所采用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并且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本文所使用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根据中间业务的发展对于改变我国商业银行收入来源高度依赖于利息收入的情况,以及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大力推动中间业务的发展中间业务收入显著增加,本文将产出指标方面创新性地将中间业务收入单独列为商业银行产出指标之一。根据本文所选定的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使用前面部分所介绍的数据包络分析基本理论,使用数据包络分析理论模型对样本中的13家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值的实证研究。在实证测算的结果之上,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分析比较。本文首先对13家样本商业银行的效率值取平均值,将其视为我国商业银行业的平均效率情况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值处于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这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业在成本效率上有了整体性的提高,在成本管理水平上有了持续的提高。同时对我国商业银行技术效率和配置效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值的提高主要得益于配置效率的提高,在2003年至2008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业的技术效率较为稳定,没有出现明显的提升。针对商业银行本身效率值表现,本文在比较研究中主要遵循两条分析路线进行,一条路线是对各商业银行的效率值进行排名,并对其中较为突出的商业银行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最终找出原因。另一条路线是对国有银行与股份制银行之间的效率差异及其原因进行比较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成本效率方面国有商业银行要明显低于股份制商业,但是二者的差距在不断缩小,表明这期间国有商业银行在成本效率上的提升速度要快于股份制商业银行。同时根据效率分解的框架比较分析,国有商业银行在成本方面的低效率主要原因在于配置的低效率。第四章根据实证的比较研究指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以及效率提升的途径。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问题是收入来源单一、业务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效率提升缓慢,国有商业银行的配置效率太低。这些方面的因素共同制约了我国商业银行业效率的提升。在效率提升的途径上,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所存在的问题以及效率分解的框架,从提高技术效率、配置效率以及规模效率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效率提升的途径。技术效率的提升途径主要是增加信息技术投入和加大对商业银行IT人才的培养。配置效率的提升途径主要是加强商业银行业务创新、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加强竞争等等。规模效率的提升途径主要是优化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第五章对本文的主要结论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文在对国内外学者研究文献梳理的基础上,试图有所创新,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在投入产出指标方面,本文根据我国商业银行业近年来中间业务收入在总收入中的占比稳步提升的情况,将中间业务收入列为产出指标之一,突出了发展中间业务在提升商业银行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2、本文对2003年至2008年期间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进行了效率值的对比,并指出了股份制改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3、本文对2008年我国商业银行的各项效率值进行了排名,并比较分析了排名差距的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2016年财政部实施了“营改增”政策,旨在避免重复缴税,减轻纳税负担。“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减轻一定程度的税务压力的同时,在财务管理方
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幼儿元记忆发展研究的现状;元记忆的内涵及儿童元记忆的发展现状。未来的研究方向主要有:元记忆发展的影响因素;元记忆发展理论的实践应用。
文章基于锁定效应理论,利用1998-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统计数据库,对FDI进入我国制造业的锁定效应进行了细致分析。文章首先从理论上利用锁定效应形成机理分析了我国锁定效应形
研究移动目标在可移动传感环境下的反监控问题,设计一种新的暴露模型,用于估计布置了大量可移动各向异性传感器节点的区域中,目标沿路径进行穿越时的暴露程度。基于该模型,利用各
汇率作为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是调节国民经济内外均衡的杠杆,是国际金融领域和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价值工具之一。汇率制度是否合理,关系到一国资源是否合理被利用、国际
本文结合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自身特点,首先对轨道交通的PPP项目应用管理会计的意义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管理会计应用的研究,目的在于减少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强化项
高校办公室是对高校总体工作任务部署、各项工作调节以及高校发展战略制定等各项工作开展的主要场所,而高校办公室秘书需要担任办事、办文以及办会等职责,需要秘书工作人员具
西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职责主要由各国的中央银行承担,所以在应对2007年的次贷危机中,美联储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这次危机中,美联储应对危机的能力和结果影响整个世界经济。
为了适应快速发展的航空制造技术,飞机数字化装配与飞机数字化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手工操作已不能满足飞机装配的需求,同样手工检测方法也已不能满足用户对飞机质量越来越高的要求。亟需研究数字化、智能化检测方法,同时先进的制造技术和检测技术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苦心专研基础技术,通过不断的量变来带来质的飞跃。本课题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改变现有飞机装配的二维定性测量模式,初步建立三
在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同时并重。加强写作训练,将它融于日常教学中,利用好各种资料、各种手段,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将写作技巧融于写作训练中,用方法去指导实践。同时,采用竞赛、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