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科技进步的影响,对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必将日益提高。科技素质是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它是文科大学生未来生存、发展、提高的内在条件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必要基础。文科人才作为人口中知识与智力水准较高的群体,其科技素质应与之相应。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偏差,使科技教育较早远离了文科大学生,导致文科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部分缺失。如何加强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的培养,是大学教育今后值得关注的课题,也是本文立论的出发点。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图表法,对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及其培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教育标准和实践创新进行了比较现实和系统的研究。本文认为,从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产生的深刻影响看,大学教育加强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是有必要的。科技素质培养不仅是文科大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而且是文科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和生活的需要。同时,作为新时代的文科人才,他们的科技素质将会影响他们智慧的水平,进而影响国家软实力的提升。研究如何对文科大学生进行科技素质培养的问题,相关的理论是作为指导实践的基础和依据,认识基础和教育条件是实践的保障。本文在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的相关理论支持下,结合教育基础和教育条件的考察,论证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是可行的。规范培养是学校教育的一大特点,其通过确定的教育标准来进行技术界定。文科大学生进行科技素质培养的教育标准,主要有教学标准和师资标准。其中,教学标准中的文科专业科技课程体系和教学要求是培养的核心。师资标准是培养文科人才科技素质的保证,要求教师应具备参与科技活动的经验、科技素质的知识背景和授课方法。依据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经验,本文针对我国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的现状与要求,从教学体制的创新、课程体系的创新、学科专业功能的创新和师资队伍的创新,探讨并且论述文科大学生科技素质培养实践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