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发展,使得城市地下市政工程管线的种类繁多,规模越来越大,构成情况越来越复杂,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为了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便提出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这一概念。在北方城市热力管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市政管线,将其纳入到综合管廊之中会带来诸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目前已实施的关于城镇热力管道方面的技术规范中,并没有涉及到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住建部于2016年1月编制了《城市综合管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体系》。该设计体系中所包括的《综合管廊热力管道敷设与安装》还处于计划新编状态。因此,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及其应力分布值得探讨,以下所讨论的热力管道内部介质为热水。本文首先对综合管廊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概述,然后介绍了现有城镇室外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及其优缺点,根据综合管廊和热力管道的特点,提出了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的敷设方式。其次对管径为DN800,管长为96m的热力管道,进行了架空状态下有无局部外加力的测试,初步验证了通过在热力管道某些局部位置处施加外力的做法来减少管道轴向受热伸长量的可行性。最后依据测试结果,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建立了综合管廊中热力管道模型,对管径为DN600、DN800和DN1000的架空热力管道在不同压力(1.0M Pa、1.6MPa和2.5MPa)下施加不同大小局部外力后的情况进行了仿真模拟。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架空热力管道在无局部外加力时,测试的轴向受热伸长量小于其理论轴向受热伸长量,但两者的变化趋势相同。(2)架空热力管道在有局部外加力情况下其单位温度轴向受热伸长量小于无外加力情况下的单位温度轴向受热伸长量。(3)温差和管径相同的热力管道,压力越大,轴向受热伸长量越小。(4)热力管道上所施加的局部轴向外力与轴向受热伸长量呈一次线性关系。线性关系的斜率只和管径有关,与压力温差无关,截距为热力管道在架空时无外加力状态下的轴向受热伸长量。(5)热力管道轴向受热伸长量只和在管道上所施加的总外力大小有关,与管道上可施加局部外力的位置数量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