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民政府在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农田水利建设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fal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古以来,中国即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业大国,水利的发展也因此受到国家和人民的极度重视。尤其是以“八百里秦川”著称的陕西关中平原地区,水利事业的发展水平和繁荣程度更是不言而喻,但与其相邻的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则是另一番景象。由于自然环境恶劣,水利开发不受重视,再加上水利技术落后,除了少量小型渠道的开通,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素来没有像样的水利工程出现。进入民国以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进入了相对繁荣和发展的状态,不仅出现了大量小型渠道,也出现了几个大型的水利工程,如织女渠、榆惠渠、云惠渠、定惠渠、绥惠渠等。本文基于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历史地理环境的复原,以及国民政府与民众对水利建设的重视,探讨该区水利事业的发展状况(小型水利的建设、大型灌溉渠道的修筑以及井灌的发展),同时讨论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下灌溉工程的技术特点,以及水利工程兴修的资金来源和水利工程的管理状况。民国时期大量水利设施的修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的生存环境,但是特殊的政治环境也成为水利发展的阻碍因素。文章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由绪论和第一章组成。绪论部分通过介绍本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现状,探讨了本文的研究范围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分别从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两方面介绍了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历史地理概况,通过历史地理概况的介绍,为探讨陕北水利发展特点奠定了基础。第二部分:本部分为文章的主体部分,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二章介绍了水利建设发展的背景。民国时期陕北水利事业的蓬勃发展主要是因为三方面原因:一、陕西近代旱灾的发生;二、国民政府水利建设政策的支持;三、抗战时期陕北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另外,陕北地区各县水利发展条件也各不相同,水资源丰富的榆林、神木、绥德、延长、鄜县、宜君等县域水利发展条件较好,水利状况与其他县域相比也较为发达。第三章介绍了国民政府对陕北地区的水利建设。主要包括对水利状况的调查、勘测,大、小型水利灌溉工程的修筑以及井灌的发展和水车桔槔工程的运用。在对水利建设的介绍中,从侧面反映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对水利建设的影响。第四章从陕北地区自然地理状况出发,介绍了该地灌溉工程的技术特点。第五章介绍了水利建设的资金来源、工程管理、灌溉管理等方面,反映了国民政府时期陕北地区水利工程的运营与管理。第三部分:即文章的结语部分。本部分通过论述农田水利建设对地区内农业发展的影响,肯定了水利建设的积极作用。同时,通过总结全文,笔者提出,民国后期特殊的政治环境影响了水利事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自然资源是经济运行和增长的自然基础,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要素。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上大多数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及地区,经济却往往比较
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水利行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的现状,已暴露出日益严重的水问题:一是总体防洪能力低;二是水资源短缺加剧;三是生
宜春金瑞金矿采用干式磨矿-焙烧工艺处理卡林型金矿,生产实践表明:采用的干式磨机-雷蒙磨设备运转正常,选冶指标好,企业经济效益显著。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高增益直流变换器被广泛使用于许多工业应用中,例如光伏系统、燃料电池系统、电动汽车和高强度放电灯。本文提出一种将耦合电感和开关电容技术相结合的单开关新型高增益直流
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动态,通过分析矿产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以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提出了“基于矿产资源价值最
支持向量机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在分析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SVM)理论基础上,以某污水处理厂的氧化沟系统为对象,采用一种改进的粒子群优化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参数.
余学德同志1986年毕业于东北大学金属压力加工专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分配到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现中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2005年调入中铝河南铝业有限公司,2007年进入中
介绍了PLC系统应用领域、应用特点,以及在曲靖动力厂氧气站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针对每一问,如何采取具体的措施解决及抗干扰处理。给出要保证制氧设备正常运行,必须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