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深入推进,社会对语文高考命题的科学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断地改进、创新以寻求更优化的考察方式一直是高考语文研究的重要研究方向。如何才能更为准确、更为科学地体现语文知识考察对学生的选拔性,是我们必须不断研究和探索的根本方向。高考语文知识类试题作为语文高考的重要部分之一,对其内容的学习和复习方法却一直单一化、机械化。多数学校采取高三集中强化语文基础知识的方法来进行突击式复习,并以突击式复习方式为主,这种学习和复习的现状,改变了语文学习的本质目标,令人担忧。“考”是为了更好更有效的“学”,“考”是“手段”,“学”是“目的”,以“考”带“学”是对的,但以“考”代“学”就本末倒置了。对高考语文知识类试题进行专门、深入的分析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发挥“考”对“学”的引导作用,是有一定意义的。我们必须反思高考的教育导向的作用是否完善,高考的内容是否迎合了检验人才的标准。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语文知识概念的分析,从语文知识、语文高考以及课程改革下的高考语文知识类试题的总体特点方面进行综述,了解当下我们高考语文知识类试题的总体特点。第二部分是从题型设置、命题形式以及内容特点三个大方面对2011年全国语文知识类试题进行比较。第三部分对比较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得出高考语文知识类试题对教学、学习方式的引导是否科学,与新课标及课本是否适切等结论。最后一部分则是针对现在的试题形式进行反思,并对教学内容、形式以及考查方式进行建议。语文知识类试题的考察重点已在由语文知识向语文能力转化。通过2011年全国各地17套语文试卷中的语文知识类试题的研究,不难看出各地高考语文的广大工作者都在孜孜不倦的寻求最能适切新课标与语文课本的高考语文试卷,但这是一条漫长而困难重重的道路,对于语文知识类试题的出题模式应有更为开放性的形式,语文与语文知识的教育应该回归到与客观需要相适性的位置。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为:调查法、文献法、比较法、图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