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流行语的模因-顺应论视角——“hold住”个案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beibei1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交际越来越依赖无处不在的互联网。为了适应网络语境,一种新的语言变体——网络流行语——应运而生。这些网络流行语最初仅仅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使用,其复制与传播的速度如此惊人,以至于很快便穿越了网络空间而在日常的非虚拟空间交际中随处可见、耳熟能详。与此同时,越来越多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域来审视这一有趣的现象,既有社会学的,也有心理学的,甚至还有人类学的。很自然,语言学家从语言学这一学科视域对网络流行语及其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索。目前为止,网络流行语的相关研究大多仍停留在对其收集整理分类以及特征描写等方面,缺乏对其系统解释的深入研究。有鉴于此,本研究试图从模因-顺应理论的视角来探索网络流行语,以期对这一语言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因以及其复制与传播的机制作出合理的解释。   模因论是一种基于达尔文进化论的用来阐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近年来,该理论被引进到语言学领域来讨论复杂的语用现象,显示出极大的生存适应性与强大的解释力。本文借助于该理论的核心概念——模因——来说明网络流行语产生的内在动因,即强势模因的选择。而这一模因选择过程往往遵循简易性、新奇性、表达性的选择标准,反映了“适者生存”的进化原则。   如果说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是强势模因选择的结果,那么其复制与传播则是对网络语境顺应的过程。具体而言,网络流行语的复制与传播是被选择的模因对心理世界、物理世界以及社交世界顺应的结果。   本研究的特色在于“点面结合”。所谓“面”是指对网络流行语这一现象的普遍性讨论,而“点”则是对2011年网络热词“hold住”的个案研究。本研究主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手段,所引用的语料多数是直接从新浪网、搜狐、网易等知名门户网站以及各大网站BBS、个人微博等网络媒体中收集而得。本研究尽管只是一种尝试性的研究,尽管显得肤浅又幼稚,但模因-顺应这一理论视角无疑为解释各种纷繁复杂的语言现象提供了又一种选择,网络流行语仅仅是其适用的对象之一而已。
其他文献
南宁市发改委在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结合本委的工作实际,在解决问题、推进改革和发展上求实效,着力解决影响南宁市发展的突出矛盾,围绕“12345”思路创新工作,丰富先进
企业年报是投资者与证券分析人士了解上市公司最重要的信息渠道之一。上市企业年报的语言表述质量与连贯性对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和准确性十分重要,密切关系到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是
大化石坚硬,因而形多敦实,少见奇形、孔洞;作景观则多圆峰、平台。这块石头也是这样,形圆身硕,做景观赏,按一般思路,当大头在上,小头在下,这样山势奇陡,且山上部还有一高一矮
这是个线条抽象、造型夸张、动感鲜明的玉雕作品,出自岫玉名家李伟之手。在岫玉里,这样的玉雕作品并不多见。白菜、花卉、吉祥或可爱的动物(包括想象的貔貅等)、山子……且线
新闻话语对人们的信仰、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产生和传播具有重大影响。评价系统和批评话语分析在媒体话语分析方面有着天然的联系,语料库工具与批评话语分析的结合也已十分普遍
本文通过对情境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了有效应用情境教学手段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相关建议,并对数学情境教学的积极意义进行了总结。 Through th
研究了不同剂量12C6+离子辐照对中兰1号、BC-04-477、塔城3种苜蓿M1代个体在低温胁迫下存活率、过氧化氢酶(CAT)及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在辐照剂量为400 Gy时,中兰1号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摘要:高中化学教学中计算机的普及运用,不仅使学习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还为学生的学习和主动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同时能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也能帮助学生轻松掌握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计算机;高中化学教学;普及应用    目前,计算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在教学实践中占重要作用。计算机包括声、光、图形多种教学手段和途径,其特点是直观、生动、形
近年来中国的反腐行动成为国外媒体关注的热点之一。西方各国媒体密切关注中国的反腐动态。不过,目前国内外对相关新闻报道的研究并不多。  本文从新闻数据库LexisNexis中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