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宠儿》是非裔美国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一部反映奴隶制心理创伤的小说。它以揭示黑人女性心理创伤为主旨,以黑人女性摆脱心理创伤为主线,着重呈现黑人女性的心理创伤与治愈之路,展现了美国历史上黑人女性的真实风貌。对于这部小说,学术界迄今为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后现代主义、后殖民主义、叙事学、象征主义、新历史主义批评、神话原型、魔幻现实主义和女性主义等方面。研究《宠儿》中黑人女性的心理创伤能深入探索黑人民族的历史文化及黑人女性摆脱压迫、实现自由平等的道路,因此,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价值。鉴于此,本文运用创伤理论来分析《宠儿》中奴隶制下黑人女性的心理创伤与心理创伤对她们人际关系的影响,探索复原她们心理创伤的有效途径。本文从三个维度对《宠儿》进行了分析。第一,分析了奴隶制下主要的黑人女性角色的心理创伤症状,如贝比·萨格斯的逃避、赛丝的创伤重演、丹芙与外界失联和宠儿对她们当下和未来的侵扰。第二,探索了心理创伤对她们人际关系的影响。创伤事件摧毁了她们正常的人际关系,影响了母女间、姐妹间、两性及黑人女性与黑人社区间的关系。第三,探讨了《宠儿》中黑人女性复原其心理创伤的四种方案,一是回顾创伤过去重建黑人女性与过去的联系,二是默哀创伤事件造成的损失释放黑人女性压抑的创伤,缓解幸存者的内疚感,三是重建新关系恢复黑人女性与他人的心理联系,四是重建自我身份帮助黑人女性抵制种族主义成见的入侵。本文认为奴隶制是导致黑人女性心理创伤的主要根源,心理创伤在她们的人际关系中得以强化。为了复原她们的心理创伤,她们需要回顾过去并默哀过去创伤事件造成的损失,以此使过去、现在和未来建立新联系。重建新的人际关系和自我身份有利于她们找到安全感、归属感和共同性,从而抵制种族主义成见的入侵。《宠儿》深刻而细腻地呈现了美国黑人女性的创伤史,表达了莫里森对黑人女性的深切关怀。小说解构了黑人女性长期以来被视为他者、客体和劣等人的种族主义成见,重构了黑人女性的自我身份,引发了读者对当今多元文化社会下自由平等的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