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樟柳碱和长春西汀对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huaihuaitai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原发性青光眼(primary glaucoma)是一组具有特征性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的眼病,病理性眼压升高是其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治疗原发性青光眼主要通过药物、激光、手术等各种方式,使被扰乱的房水循环重新恢复平衡,达到降低病理性眼压、保护视功能的目的。降低眼压是目前唯一经严格证实的青光眼有效治疗方法,但临床上发现有一部分患者即使眼压控制到靶眼压水平,还是不能完全阻止视功能进一步损害,因此视神经保护性治疗也应开始引起广泛关注,弥补单纯降眼压治疗的不足,但是目前对于青光眼视神经保护治疗比较混乱,尚无确切的方法和用药途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眼部行视野检查(visual field examination,VF)、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检测(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等观察复方樟柳碱和长春西汀两种药物对原发性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疗效,并探讨切实有效、依从性好、易被接受的用药途径及方法,为青光眼视神经保护的选择提供参考与借鉴。方法:收集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确诊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共57例,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32例,慢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开角型青光眼10例。每个患者选取一只符合入组标准眼作为观察眼,可耐受所有检查并知情同意。根据视神经保护药物不同分为复方樟柳碱组(A)19例、长春西汀组(B)16例、对照组(C)22例。各组均经过基础治疗,包括单纯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或联合降眼压药物治疗、SLT激光、复合式小梁切除术等,随访观察一个月眼压均控制于靶眼压水平。A组和B组治疗一疗程(2W),三组患者均在治疗前与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观察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眼部血管血流参数、视神经宽度指标变化。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治疗前的各因素特征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经Levene检验证实方差齐;各组不同时间点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神经宽度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单向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三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眼别及治疗前视野、视盘OCT、CDFI相关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视野MD值结果:A、B组治疗后(3个月、6个月)视野MD值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个月A、B两组MD值均明显高于C组(P=0.028,P=0.0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视盘OCT检测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结果:A、B组治疗后(3个月)视神经纤维层厚度较治疗前均增加,但只有下方象限RNFL厚度较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各象限的RNFL均较C组高,其中A组、B组下方象限及B组鼻侧象限较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眼部血管血流参数结果:(1)治疗后2周、1个月:(1)A、B组与治疗前比较,A、B组治疗后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后短动脉及眼动脉三条眼部血管血流速度值均升高,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值均减小,其中只有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值和2周时睫状后短动脉的血流参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与C组比较:A、B组三条眼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值均升高,RI、PI值降低,其中仅治疗后2周A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值、B组视网膜中央动脉和眼动脉的血流速度值及睫状后短动脉的收缩期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个月:(1)A、B组与治疗前比较:A、B组均出现三条眼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值降低,RI、PI升高的变化,其中B组睫状后短动脉的RI值未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组与C组比较:A、B组三条眼部血管的血流速度值均降低,RI、PI值均升高,其中A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血流速度值、睫状后短动脉的RI、PI以及B组视网膜中央动脉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值较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视神经宽度:A、B组治疗后(3个月)视神经宽度均较治疗前稍增加,且高于对照组C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复方樟柳碱和长春西汀对眼压已控制在靶眼压水平的原发性青光眼患者均具有明确的视神经保护作用,表现在视野平均缺损、视神经纤维层厚度、眼部血管血流参数、视神经宽度等方面具有一定改善,延缓视功能损害,提高生活质量。2.复方樟柳碱局部皮下注射和长春西汀静脉滴注具有各自的优缺点,患者可以根据自身治疗的耐受程度及便利性选择不同的视神经保护药物和治疗方法。3.CDFI作为定量和定性的评估方法,无创、简便、形象且特异性高,可用于评价青光眼视神经损害程度及视神经保护作用疗效的观察指标,早期检测眼部血流供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一位优秀的诗人就像一个时光雕刻家,他会将心灵作为世界的镜像,终其一生在语言的巨岩上不断锻打、琢磨、刻画,无论图案精微或者博大,线条圆润或者刚劲,造型朴实或者华丽,最终
当代诗歌的“当代性”,确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记得庞德和艾略特谈论英美现代诗时,经常提到一个词——“hard”,词典基本义项有“坚硬”、 “艰难”,而质地越来越坚硬,是中
期刊
期刊
期刊
大力提倡创建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社会乃当今中国社会颇为关注的时代课题。事实上,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而创新型人才有取决于人才是否具有自主创新学习能力。欲真正做到这一点,离不开学校教师所起到的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实际上是当代所有教育工作者当然的职业理念与人生追求。从学校教育本身来看,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者,而学生则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与“学”将此二者紧密联系
【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各国都对培养创新型人才十分重视。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心理学界十分关注的问题。只有更新教育理念,在中学教育阶段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育目的的创新教育,才能担负起时代赋予给我们的重任。在创新教育理论指导下,阐述了创新能力的概念以及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关系,指出了知识是创新的基础,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创新的条件,并提出了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
期刊
期刊
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中小学阶段正是人的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好的习惯能使人终生受益;相反,坏的习惯则会使人贻害一生。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好习惯。”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什么是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往往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多种教育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知、情、意、行”,最终形成良好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