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的临床与预后分析

来源 :徐州医学院 徐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out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APE患者预后的指标,提高对APE的监测和治疗水平,以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择2005-01-01至2009-03-31在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APE的125例住院患者,分析总结APE患者的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及转归等资料,并随访三个月,然后根据危险因素个数、PaCO2、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右心室功能障碍(right ventriculardysfunction,RVD)、右/左室舒张末期前后径比(right/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diameter ratio in parasternal long-axis view,RVED/LVED)及治疗方法等研究要素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全组APE患者中男性66例,女性59例,男女比为1.12:1;最小年龄21岁,最大年龄91岁,平均58.16±15.17岁,40岁以上患者占87.2%,年住院人数呈上升趋势,年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有基础心肺疾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venous thrombosis,DVT)、卧床≥5天和近两个月手术是APE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危险因素≥2个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死亡率显著高于危险因素<2个组(P<0.0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显示其判断死亡的最佳分界点是1.5。PaCO2≤25 mmHg组和OI≤300 mmHg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死亡率明显高于PaCO2>25 mmHg组和OI>300 mmHg组(P<0.05和P<0.01),ROC曲线显示PaCO2和OI判断死亡的最佳分界点分别是26.0mmHg和283.86mmHg。有RVD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死亡率明显高于无RVD组(P<0.05和P<0.01)。RVED/LVED≥0.65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随访3个月死亡率明显高于RVED/LVED<0.65组(P<0.05和P<0.01),ROC曲线显示RVED/LVED判断死亡的最佳分界点是0.73。未做抗凝或溶栓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死亡率是57.9%,显著高于抗凝治疗组或溶栓+抗凝治疗组(P<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史、卧床≥5天、晕厥、危险因素个数、心率、PaCO2、OI及RVED/LVED等8个因素与APE患者住院期间的死亡有关。   结论:   1.APE的发病年龄集中于中老年,住院人数有增加趋势,年住院死亡率显著下降。   2.危险因素个数、PaCO2、OI、RVD及RVED/INED是预测APE患者住院死亡率、不良事件发生率或随访3个月死亡率的独立指标。ROC曲线显示危险因素个数、PaCO2、OI和RVED/LVED判断死亡的最佳分界点分别是1.5、26.0mmHg、283.86mmHg和0.73。   3.抗凝治疗或溶栓+抗凝治疗可以显著减低APE患者的住院死亡率。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目的研究分析姑息性放疗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脑转移的临床效果。方法 100例肺癌脑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用手术联合化疗方式,观察组60例采用放疗联合化
徐浩渊博士(美)在《光明日报》上撰文说:与中国相比,美国的中小学教育,特别是小学,进度太慢。有一次我去开小学二年级的家长会,很多孩子还在掰着手指、脚趾做二十以内的加减
背景: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是脑或脊髓血管突然破裂和进入蛛网膜下腔的血液所致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至今临床上仍无有效治疗方法。SAH分为72h内的早
介绍了横向PIN二极管及其在硅基等离子天线方面的应用,用一维理论分析了载流子大注入情况下横向PIN二极管本征区载流子浓度分布。对横向PIN二极管进行了物理建模,仿真分析了
目的:将腔内手术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HoLEP)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做对比,评价两术临床疗效,进而评价经尿道钬激光前列腺剜除术在前列腺增生外科治疗中的地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