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其发病率目前位于恶性肿瘤的第六位,而在中国则位于第四位。食管癌的发生率在不同地区有很大的差异。我国是食管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之一,世界上70%的食管癌病例发生在我国。食管癌的病理类型主要是鳞状细胞癌和腺癌。在我国主要以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为主,约占病例总数的90%以上。因早期症状不明显并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大部分食管癌患者就诊时已是中晚期,手术切除治疗的5年生存率仅为25%左右。全部就诊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足10%。但是,早期食管癌采用食管切除治疗后的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10年生存率约73%。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实现食管癌的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已成为目前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来众多的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试图探讨食管癌的发病机制,从而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是,迄今为止,食管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十分明确。所以,有关食管癌的研究仍然任重而道远。Notch蛋白是一个进化上保守的跨膜受体家族,广泛分布和表达在多个物种之中。研究发现Notch1作为一条信号转导途径,不仅对正常组织、细胞的分化、发育起重要作用,而且和一些肿瘤的发生和生长相关,有学者发现Notch1在许多实体瘤中异常表达,如:如宫颈癌、子宫内膜癌、肾癌、肺癌、乳腺癌、神经母细胞瘤等。因此Notch1作为一种预防和治疗肿瘤的新途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变化及机制目前仍无相关报道。本研究拟通过研究Notch1基因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Notch1通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的作用,以期为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材料与方法肿瘤标本:35例食管鳞癌、16例原位癌及35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全部取自河南省安阳市肿瘤医院住院病人的新鲜手术标本,经食管镜活检或手术切除后病理检查确诊为食管鳞状细胞癌,所有病人术前未进行放、化治疗。免疫组织化学: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不同病理特征的35例食管鳞癌、16例原位癌及35例癌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Notch1蛋白表达的变化。新鲜食管癌高发区手术标本,石蜡包埋后连续切片,厚4μm,所有标本均进行HE染色。Notch1特异性抗体购自Santa Cmz公司,稀释浓度为1:200,枸橼酸钠溶液内抗原热修复。二氨基联苯胺(DAB)显色后经苏木精复染。用PBS做阴性对照。结果的评定采用阳性细胞数和染色深度分别评定,最后综合评定的方法。实验所得数据用SPSS10.0进行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Western-blot:选取5例食管鳞癌组织标本及相应癌周正常组织,用Western-blot检测Notch1蛋白表达的差异。RT-PCR: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RT-PCR)从mRNA水平上对以上选取的5例食管鳞癌组织及对应的癌周正常组织中Notch1的表达进行检测。总RNA的提取采用Trizol试剂法,成功提取RNA后即刻进行逆转录,将cDNA产物-20℃保存,并进行PCR扩增,所用引物均由Primer 5.0设计,并由上海生工合成。PCR扩增结果采用灰度分析。结果①Notch1蛋白在正常食管粘膜上皮组织和原位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82.9%、68.7%,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食管鳞癌组织37.1%(P<0.05)。②食管鳞癌低表达Notch1蛋白的状况与肿瘤的直径、分期和发生部位无关(P>0.05),但与淋巴结转移的有关(P<0.05)。③对同一患者Western-blot检测结果显示在肿瘤组织中Notch1蛋白的表达明显低于癌周正常组织。④对同一患者,RT-PCR检测结果显示Notch1mRNA在癌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强于肿瘤组织。结论①人食管磷癌组织中Notch1蛋白呈低表达状态;②低表达Notch1蛋白可能有助于食管鳞癌浸润和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