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汽车产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世界汽车业的中心发生了几度转移,先是西欧、北美,现在是亚太地区。考察世界汽车强国的发展经验,我们都会发现,他们的汽车产业无一例外实行了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而且,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水平,就代表了该国的汽车工业水平。中国的汽车工业已经成为了世界汽车工业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中国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可以对我国汽车工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本文先是系统的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相关经典理论,然后回顾了现有的汽车产业集群的研究。第三章接着分析了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佼佼者美国和日本的发展模式,把他们做一番对比分析。第四章,本文回顾了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第五章讲述了我国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及集群水平的测度。集群现状主要集中在六个区域的描述,分别是东北三省、京津地区、长三角、华中地区、珠三角和西南地区。集群水平则用了两个指标来衡量,分别是区位商与产业集中度的计算。通过计算,我们证实在上述地区的确存在汽车产业集群。第六章则从我国目前汽车产业集群的初始区域布局、集群内部的网络关系(主要从整零关系着手)、汽车企业的生产方式三方面对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发展模式进行了考察。结果发现:我国目前分散的产业集群分布与美国、日本产业集群的形成背后的主推力量不一样;整零关系则经历了从纵向一体化到纵向拆分的过程;生产方式也经历了从大批量生产方式到精益生产方式的转变。非但如此,美国也在经历着整零关系与生产方式的转变,并没有固守已有的模式。最终结论是,在汽车工业发展的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整零关系与生产方式与之对应,我国汽车工业也经历着世界汽车工业发展的一般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