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发光探测系统研制

来源 :北京林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sle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摩擦发光是指固体材料在机械压力作用下发光的现象。这一现象早已被人们所观察到,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关于摩擦发光的起因大致可以分为电机理、热机理和化学机理。但是到目前为止,摩擦发光的机理还不是非常清楚,仍存在诸多争论。研制摩擦发光探测系统,实现摩擦发光的高分辨率、高灵敏度探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为此,本文研制了一套摩擦发光测量装置,并对摩擦发光进行了初步实验研究。本探测系统由机械系统、控制系统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机械系统主要实现旋转式摩擦,系统采用两个大小相同的盘片为摩擦副,下盘片绕自身轴线旋转,上盘片固定并以一定的压力压在下片表面。系统可以对摩擦过程中的接触点的旋转半径、下压力大小和旋转速度进行调节。控制系统主要由接触点位置调节装置、压力控制装置和转动控制装置几个部分组成。通过运动控制卡控制二维电动位移台,实现接触点位置和压力的调节;旋转控制软件通过控制器控制旋转电机,进而调节旋转速度。测量系统由力测量和发光测量两部分组成。力测量软件基于LabVIEW进行编程,通过和数据采集卡通讯实现对下压力、摩擦力等信号的采集;光测量采用商品化软件(SynerJY),通过与单光子计数装置和光谱仪通讯,实现摩擦发光强度和光谱的测量。本系统实现了实验操作和数据采集的自动化,提高了实验效率和精度。最后,利用此系统,对摩擦发光进行了发光强度和发光光谱的实验观测,验证了该系统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相对于传统的二次电池,具有理论比容量高、电压平台高、循环寿命长、自放电小、安全性能优越等特点,从而广泛应用于3 C(计算机、通讯、消费电子产品)和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领域。而近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动力电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追求高容量、高电压平台、高安全性能和低成本是正极材料研究的重点。正硅酸盐体系正极材料Li_2MnSiO_4由于其高理论比容量(333 mAh/g)、高理
碰撞振动现象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作为非线性系统的代表之一,对于它的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讨论了两类不同的碰撞振动系统的模型,利用动力学知识研究了这两种系统的颤振行为,并分别对系统的Jacobi矩阵的奇异性和擦切周期轨道的稳定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本文研究了一类含间隙碰撞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对系统的颤振行为做了理论推导,得到了该系统的颤振完成点以及发生颤振现象所经历
本研究以委托代理理论为理论基础,重点探究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和政府支出结构、政府性债务之间的相关性,提出四个理论假设。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9-2015年的数据,围绕政府财政透明度对政府支出结构和政府性债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从本研究中可以发现,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和一般公共服务支出比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省级政府的财政透明度和教育支出占比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经济发达的地
振动台可用于模拟地震、海浪等多种形式的运动,其性能主要由振动控制器决定。振动控制器输入期望的运动信号,并根据采集回来的振动台反馈信号,通过内部算法运算,得到输出伺服
PtNi合金八面体催化活性除受其特殊的几何结构影响外,表面成分也是决定其活性高低的重要因素。例如,PtNi合金纳米八面体内Pt富集于棱和顶角,Ni富集于(111)面心的典型成分偏聚结构在ORR催化过程中会引起富Ni(111)面溶解,导致其催化活性下降。因此,调控Pt合金纳米八面体的表面成分对提高其催化活性至关重要。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方法是后期热处理。事实上,Pt合金纳米八面体中不同元素的各项异
当前我国海洋工程正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现已建成一大批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礁、海上平台等重大建设工程。随着国家“海洋强国”战略、“一带一路”倡议以及南海岛礁开
圆柱绕流问题一直是流体力学中的经典问题,在高层建筑物的抗风领域和海洋工程领域均有广泛应用。历史上由于圆柱绕流产生的卡门涡街现象给各国都造成巨大的损失,为了避免卡门涡街对建筑物产生影响,经过研究人员的大量研究,目前较为成熟的消除圆柱后方卡门涡街的方法就是改变圆柱的形状以及给流体域施加洛伦兹力。但是给流体域施加磁化力却很少有论文去研究。针对消除圆柱绕流后方卡门涡街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给圆柱绕流施加磁化力
碰撞振动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也是不可避免的动力学现象。正碰撞可以看作是斜碰撞的一种特殊形式,斜碰撞振动是碰撞振动的普遍存在形式。本文以斜碰撞振动系统为研究对象,较全面地揭示了斜碰撞振动系统中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行为。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及结果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从汽轮机自带冠叶片中简化出两质体弹簧-质量振子斜碰撞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推导了其周期性运动存在条件;分别选取碰撞面
智能电网(Smart Grid,SG)不仅是未来电网规划发展的新趋向,同时也是物联网大范围应用的热门领域。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如何提高电网中交互数据的整体效用性是当代发展智能电网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智能电网邻域网(Smart Grid-Neighborhood Area Network,SG-NAN)为研究背景,根据SG-NAN中数据交互量的特点,并以该网络中的上行链路的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升,其对产品的需求日趋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的特征,这为企业产品创新带来了困难。而创新网络能够为企业创新提供资源,提高企业创新能力,从而满足人们的需求。在创新网络中有着众多的节点企业,既有网络核心企业也有非核心企业,非核心的节点企业能够给网络中的核心企业给予产品代工或者其他的服务。而集群中的核心企业对促进集群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若缺乏非核心的节点企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