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舞台美术设计与导演的交织创造研究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fis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当今的时代背景之下,演出形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例如室内的戏剧演出、实景演出、主题公园演出、沉浸式戏剧、布雷根兹的景观歌剧、“又见系列”实景演出等。多样化的演出形式有助于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演出项目,它在制作阶段都离不开内容制作团队。而舞台美术设计和导演作为创作团队中的重要部门需要肩负起将艺术概念付诸实践的重担,二者之间能否达成良好的合作直接影响到项目是否能呈现出高质量的演出效果,历史上也有无数实践证明了二者交织创造的重要性。自1874年5月1日由梅宁根公爵乔治二世导演的在德国柏林上演的《凯撒大帝》成功演出以来,导演在戏剧演出中确立了其主导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形势逐渐产生了变化。当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需要基于导演领导型的传统创造模式对舞台美术与导演的合作关系提出新的理性思考。以往,在国内的戏剧演出中舞美构思往往会服从导演构思,传统的舞台美术设计观念占据了主要比重。这种设计观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它不仅会阻碍戏剧艺术审美特色的多样化发展,还会造成舞台设计在时间维度上的功能浪费。事实上,许多伟大的舞美设计师早已意识到舞台美术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介入导演思维,舞台美术设计观念需要注入新的活力,需要新的创作方式、新的审美特色,而国内关于这个选题的专业性研究、共建性研究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加快研究这个课题有助于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理论借鉴,有助于顺应戏剧新形态,促进演出形式的多样化发展,有助于丰富戏剧艺术审美特色的多样性,满足观众多样化的审美需求,有助于完成高质量的演出,有利于促进当代文化旅游项目、大型活动等领域的发展。本篇论文采取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笔者在研究过程中观看了大量国内外优秀经典戏剧演出视频,探索其背后的制作流程,本人从这些成功的案例中寻找与本文研究对象相互支撑的依据,同时补充和完善本文的研究内容。笔者收集了中外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与研究对象的历史状况或现实状况相关,通过这些资料本人对本文研究对象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同时这些资料也为本人论文的研究对象提供了相关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当今全世界环境问题频发,环境危机日益严峻,因此不论是自然科学领域还是人文科学领域,人们都在积极探索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这一背景下,水上勉创作的以四大公害之一的水俣病为题材的社会派推理小说《大海獠牙》1也引起了日本文学研究者的兴趣和重视。1948年,水上勉的处女作《平底锅之歌》出版发行,此后一度停止文学创作。其后受社会派推理作家松本清张的影响,于1960年前后创作了《雾与影》、《大
学位
快递行业迅猛发展,从业人员与民众的接触频繁,其语言服务情况值得关注。本论文以郑州市快递行业从业人员为主要调查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法、访谈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利用SPSS软件、Excel表格、问卷星平台对106位快递从业人员以及115位当地居民的问卷数据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并结合收集到的有效访谈7条,有效案例17例,客观描述了从业人员语言服务现状,分析了语言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和引发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
学位
筝乐作品《定风波》是由青年古筝演奏家邓翊群先生于2015年8月取材于北宋词人苏轼的词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创作而成。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正值词作者被贬黄州失意时期,与友春日出游却风雨忽至,同行皆感狼狈唯独词人泰然处之。邓翊群先生深受词作的启发,与词作所表达出的面对人生挫折波澜不惊、安之若素的心境产生共鸣,借此抒发当今社会人们在遭遇困境时任凭风吹雨打,处变不惊的豁
学位
舞蹈作为一种表演艺术形式,需要编导的创作编排与舞蹈演员的表演传达,二者共同来完成,并配以道具、音乐、舞台美术、服装和灯光等其它艺术表现形式,通过相互的配合在舞台上进行表演并与观众产生共鸣。舞蹈演员自身是舞蹈作品表达的工具和情感载体,虽然会受到作品本身和编导的限制,但是也应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创作表演过程中,演员要在编导的指导与帮助下完成对舞蹈作品的二度创作,加入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动作语汇,
学位
认知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既表现在能力方面,也表现在认知风格方面。图形推理能力作为重要的认知能力,受到主观与客观因素的影响,场认知风格是其中具有普遍性、稳定性的影响因素。场认知风格是侧重认知过程的个人风格,在区分场认知风格的测验中渗透个人图形推理、加工的能力。同时场认知风格与图形推理能力作为各领域的经典研究话题,所以本文对场认知风格与图形推理能力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本研究通过两部分实验内容,
学位
大提琴在不同的时期和背景下进行演奏,其角色的扮演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对于大提琴来说,在弦乐四重奏演奏过程中,大提琴如何与其他乐器完美配合,演奏中需要注意什么,值得我们关注。因此本文就以大提琴为弦乐四重奏的主要研究对象,在这里通过从大提琴演奏过程中的地位和演奏要领两个方面进行着手分析,从而更好地探讨大提琴的功能和发挥的职能,使大提琴在弦乐四重奏中取得较好的表现效果。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一部分对弦乐四
学位
歌剧《唐璜》是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作曲家莫扎特的众多代表作品之一,是具有深刻感悟人性和人类情感,追求思想解放与自由的作品,也是继其创作的《费加罗的婚礼》之后又一部经典的歌剧杰作。《唐璜》选以西班牙民间故事《石头记》为文学脚本而创作,其中《我心爱的宝贝》是这部歌剧中最具艺术魅力的男高音声部咏叹调,强大的艺术戏剧性和音乐抒情性,为它日后在歌剧舞台中占有了重要的位置。《我心爱的宝贝》讲述了“唐·奥塔维奥”
学位
卵母细胞发育质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常规的质量评估手段主要从形态学角度和生化分析角度展开。众所周知生物组织的结构与成分通常随其病理状态而变化,同时也伴随着其内部光学性质的改变,这将影响到光在生物组织内的强度分布及反射与穿透能力等。鉴于此,本论文拟通过检测卵母细胞的光学性质来研究其发育质量,具体的,本论文主要研究了卵母细胞的偏振特性及光谱特性与其发育质量之间的关联。本论文基于Muell
学位
扬琴独奏曲《云端》将印象派的表现手法与中国古典文学相结合,体现了古为今用、中西结合的创作理念,极大地丰富了扬琴的音乐表现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通过探究此曲的艺术特征及思想内涵、分析演奏技术中涉及的重难点问题,帮助演奏者理解作品内涵,合理、科学地运用演奏技法,从而更好地演绎作品。
学位
京剧艺术是我国的国粹,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在这二百多年的传承与发展中,形成了许许多多不同的流派。如张派艺术,是张君秋先生与琴师何顺信先生在通过长期艺术实践与创造中总结出的经验产生的,这才使得京剧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张君秋先生兼收了先辈艺术家们的优秀传统,以传统京剧唱腔为基础,吸取地方剧种、民间音乐的音乐语汇,在京剧旦角各板式中创编了大量京剧新腔,也是张派艺术声腔的显著标志。经过学习梅、尚、程、荀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