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湖地区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特征及其配套氮肥管理研究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jaljgj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太湖流域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随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居住人口激增,耕地面积锐减,稻米供需矛盾突出,发展优质高产水稻生产势在必行。近年来,米饭偏糯,质地柔软、口感弹滑、冷饭不易回生的软米在太湖地区深受喜爱,需求量不断增加。软米作为一种新型水稻品种类型,其品种特征与配套栽培技术尚无系统深入研究,在大面积推广过程中一些品种出现了产量不高不稳、品质差异大等问题。软米水稻品种在优良食味和高产方面能否得到协同提高,对保障太湖地区粮食安全和满足居民不断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意义重大。本研究选取不同育种单位的36个软米粳稻新品种(系)为材料,在同一种植条件下,根据食味品质和产量进行筛选分类,将其分为味优高产、味优中产、味中高产、味中中产4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研究,阐明优良食味高产类型软米粳稻的品种特征。进而从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中选取2个代表性品种南粳5055和南粳46,通过设置氮肥水平、氮肥运筹、氮素穗肥施用时期等专题试验,研究不同的氮肥管理措施对优良食味软米粳稻品种的效应,提出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品种食味品质与产量协同提高的氮肥管理技术。本研究于2015-2018年在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其中品种筛选分类与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品种特征研究于2015-2016年进行。2016-2017年根据前期试验结果设置了氮肥水平试验,共设置60 kg/hm2、120 kg/hm2、180 kg/hm2、240 kg/hm2、300kg/hm2 和 360 kg/hm2 等 6 个氮肥水平。2017-2018 年在 300 kg/hm2 氮肥水平下开展了基蘖肥与穗肥运筹(9:1、8:2、7:3、6:4、5:5、4:6等6种比例),与穗肥施用时期(倒5叶、倒4叶、倒3叶、倒2叶、倒1叶与粒肥不同时期施用穗肥)试验,研明不同氮肥管理措施对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的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稻米品质、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对36个软米粳稻品种(系)生育期、产量和品质特点分析研究表明:生育期范围为141~166天,以生育期155天为依据,将供试品种划分为中粳和晚粳两类品种。中粳两年的产量平均为8.96 t/hm2和8.87 t/hm2,米饭食味值平均为55.95和55.74;晚粳两年产量平均为9.68 t/hm2和9.86 t/hm2,米饭食味值平均为60.06和60.18。根据食味品质和产量将供试品种分为味优高产、味中高产、味优中产和味中中产4种类型。结果表明,晚粳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较中粳产量高,稻米品质更优,更适宜太湖地区种植。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品种特征为穗型较大、颖花量较多、千粒重略小。全生育期干物质以及抽穗前氮素积累能力强。米饭食味值高,加工品质好,外观品质略差,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低,胶稠度较长,淀粉RVA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4个特征值高。其中南粳46、南粳5055等品种的综合表现相对较好。2.氮肥水平对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有较大的影响,随氮肥水平提高,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产量呈先增后减,在300 kg/hm2水平下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加施氮量,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和群体颖花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和千粒重逐渐降低。增加施氮量提高了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在拔节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的积累能力,但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随着氮肥水平增加,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提高;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呈先降后增的趋势,在300 kg/hm2水平下最低;稻米直链淀粉含量和胶稠度下降,而蛋白质含量升高;稻米蒸煮后食味值、外观、黏度、平衡度逐渐降低,硬度增加。淀粉RVA谱特征值中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最终黏度随着氮肥水平增加而呈减少趋势。太湖地区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在300 kg/hm2氮肥水平下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加工品质,但食味品质稍逊。栽培管理过程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目标制定氮肥水平方案:如侧重高产优质可选择氮肥水平300 kg/hm2,如侧重稳产食味品质更优,可适当减少施肥量选择氮肥水平240 kg/hm2。3.氮肥运筹对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的产量和品质有显著影响。随着穗肥比例的增加,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产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基蘖肥和穗肥比例为6:4处理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增加穗肥比例,穗数减少,每穗粒数增加,群体总颖花量和千粒重先增加后减少,结实率下降。适当增加穗肥能促进干物质生产和氮素吸收利用,穗肥比例的增加,拔节期干物质重量和氮素积累量逐渐减少,抽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重量和氮素积累量、拔节到抽穗和抽穗到成熟阶段的干物质积累量、拔节到抽穗阶段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利用效率均呈现先增后减趋势,在6:4处理下最高。增加穗肥比例,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米饭食味值、外观、黏度和平衡度逐渐降低,硬度逐渐增加;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增加。增施穗肥还会导致直链淀粉含量逐渐减少,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胶稠度趋短。淀粉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热浆黏度、崩解值和最终黏度降低,消减值增加。在300 kg/hm2氮肥水平下,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最高,食味品质略差,能满足高产优质生产的基本要求,如侧重稳产食味品质更优,可适当调整基蘖肥施肥量,选择基蘖肥与穗肥比例7:3。4.氮素穗肥施用时间对优良食味高产软米粳稻产量和品质亦有显著影响。随着氮素穗肥施用时间推迟,产量、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千粒重逐渐减少。倒3叶施穗肥因提高每穗粒数、总颖花量和结实率而显著增产。推迟施穗肥,抽穗期及拔节到抽穗阶段的干物质重量和氮素积累量逐渐减少,成熟期、抽穗到成熟阶段的干物质重量、氮素积累量和氮素利用效率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倒3叶施穗肥最高。出糙率、出精率和整精米率先增加后减少,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先减少后增加,在倒3叶施穗肥,软米粳稻加工品质和外观品质最佳。推迟穗肥施用时间,直链淀粉含量、热浆黏度、崩解值和峰值黏度逐渐降低,蛋白质含量、最终黏度和消解值逐渐增加,胶稠度变短。米饭食味值、外观、黏度和平衡度降低,硬度增加。本研究认为倒5叶和倒4叶施穗肥能够获得最佳的稻米食味品质,倒3叶施穗肥软米粳稻产量、加工和外观品质最佳,但食味品质稍差。栽培管理可根据目标选取适宜的穗肥施用时期,如侧重高产优质,在前期生长较充分的情况下,可选择倒3叶施穗肥;如侧重稳产食味品质更优,可适当提前至倒4叶施穗肥。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以南粳46、南粳5055等为主的适宜太湖地区种植的晚粳优良食味高产软米品种穗型大、千粒重略低,氮肥水平300 kg/hm2、基蘗肥与穗肥比例6:4、倒3叶施穗肥能较好满足高产优质生产要求,如侧重稳产食味品质更优,则适当减少施氮量至240 kg/hm2、调整基蘖肥与穗肥比例至7:3、提前至倒4叶施穗肥。
其他文献
DNA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在调控基因转录表达,印记基因活性以及肿瘤发生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LSH是唯一一个被报道参与DNA甲基化动态调控的SNF2染色质重塑酶家族成员。LSH敲除小鼠整体DNA甲基化水平下降显著,目前基于小鼠的研究更加倾向于LSH参与起始性DNA甲基化调控,但是其分子机制仍存在一定争议,尚待完善。我们首先构建了LSH基因敲除的多种细胞系,包括人源He La、HCT1
由于化石燃料的日益短缺,人们需要寻找新的能源来替代化石能源,生物质能被人们广泛认为是一种能够有效替代化石能源的可再生能源。基于木质纤维素抗降解性是影响生物质燃料生产成本的关键因子,本论文将从纤维素生物合成机理、木质纤维素降解机制和纤维素酶分泌效率三个方面进行研究,其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Gh CESA基因家族的鉴定和分析发现CESA1,CESA2,CESA7和CESA8主要参与棉花次生壁纤维素合
牛支原体是致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重要病原,常在运输应激后爆发,引起牛肺炎、乳腺炎、关节炎等病症。由于缺乏特效抗生素和特异性疫苗,该病严重威胁养牛业的发展。另外,由于病原表面可变蛋白的高变性,牛支原体易产生免疫逃避,导致牛支原体病的预防和治疗变得更加困难。迄今为止,牛支原体的分子致病机制和典型的毒力因子尚不清楚,这一现象严重制约了牛支原体病的预防和治疗措施的研发。支原体可胞外生长也可胞内寄生,胞内寄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五年生存率仅为12%左右。肝癌的主要致死原因是肿瘤的远处转移,该过程是一个多步骤、多阶段的过程,涉及众多信号通路的传导异常和效应分子的异常表达。因此,深入探究肝癌转移过程中的关键驱动基因,明确其作用机制,并以此为基础寻找预防和治疗肝癌转移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和临床意义。Hippo通路的激酶级联主要是通过调控其下游的终末效应组分YAP(yes-associa
我国是鸭生产和消费大国,肉鸭产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随着肉鸭生长速度的显著提高,腹部脂肪的沉积也越来越多,降低了肉鸭的饲料转化率、生长性能以及影响鸭健康状况等。因此,从改善生产性能和健康角度考虑,降低鸭腹脂的沉积是目前肉鸭养殖的关键目标;同时,揭示肉鸭腹部脂肪沉积的遗传机制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本研究以樱桃谷北京鸭祖代和润州凤头白鸭杂交的F2代资源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收集分析304只42日龄F
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潜在威胁:一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种粮成本上升,种粮收益逐年减少。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民择业机会增多,务农机会成本上升,大量有知识、有文化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及非农产业转移。二是因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的刚性增长,我国从事粮食生产的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发生显著变化:"农民断层"问题严重,中、老年人和女性成为粮食生产的主要劳动力;农业生产投入用工不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绿色可生物降解复合材料的需求越来越紧迫。生物质材料因其相容性、可持续性及生态友好性成为合成聚合物的绿色替代品。组分分离可以实现生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高效利用。本论文主要利用木质纤维生物质的结构及不同分离程度的产物制备出半纤维素基及木材基功能性复合材料在食品包装、防火阻燃、节能建筑以及纳流控材料方面的应用,并探究了半纤维素和木基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的构效关系。以半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为原产于南美洲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中含有甜菊糖苷而举世闻名。甜菊糖苷(Steviol glycosides,SGs)因具有高甜度和低热值的特点作为天然来源“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饮料工业。已在甜叶菊中鉴定了 30多种SGs,其中含量较多的为甜菊苷(Stevioside,St)、瑞鲍迪苷A(Rebaudioside A,RA)和瑞鲍
近些年来,稠油油藏仍然是原油开采中最重要和最具潜力的组成部分。由于稠油粘度高,所以一般采用注水蒸气的方式对其进行开发,而溶剂辅助SAGD是一种溶剂-蒸汽联合辅助重力泄油技术,其不仅能够提高稠油的产出速度,还可以降低注蒸汽过程中温室气体的排放。虽然该技术在国外矿场试验中获得了初步成功,但是目前仍然存在对其蒸汽腔前缘处传质传热机理认识不清晰,对溶剂蒸汽腔内和蒸汽腔与地层间传质传热表征方法不准确等问题,
全金属螺杆泵在传统螺杆泵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但可克服传统螺杆泵的一些局限性,目前作为一种新型举升设备逐渐受到关注。近年来全金属螺杆泵已在国内外陆续开展油田现场试验,但由于全金属螺杆泵的诞生相对较晚,其相关理论研究相对滞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金属螺杆泵举升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为此,基于全金属螺杆泵的结构特点,深入研究全金属螺杆泵的工作特性,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金属螺杆泵油井举升优化设计,对全金属螺杆泵的油田